1:我們所用的洛陽鏟並不是在網上搜到的那種,說著純手工木製的都是扯淡,木製的洛陽鏟已經被淘汰,我們用的鏟子是在洛陽鏟的基礎上改造的,因為洛陽鏟鏟頭後部接的木杆太長……稍微懂一點的一看就明白,十分容易被人截胡,所以現在已經被淘汰了,改用螺紋鋼管……每根大約半米左右,可以一根一根的接起來,平時就藏在登山包的裏夾層內,每個人帶十根左右就夠了。
2:最簡單的反盜墓方式也是最有效的,通常是在墓頂的夯土層中加入流沙,事實上我們在盜墓的時候也最煩這種,完全挖不出盜洞,一挖下去就陷進流沙,不過後來也被破解了,我們用木板搭成的三角形洞口,這樣一點點的往下搭,就可以進入到墓室裏了。隻不過異常的麻煩,還有的人隱蔽墓址,使我們不知道到底葬在哪裏。據說古墓,不加蓋頭,不在地麵設置突出的標識,其主要出發點之一,就是防止我們這群地下工作的的光顧。
3:漢末三國時期盜墓現象已經十分普遍,盜墓者所到之處,連骨骸都被翻出來,扔到路邊,致使種種反盜墓的形式中,再度出現了新的裏程碑——所謂的“疑塚”“虛墓”。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盜墓賊的晃頭。其中,以曹操所設置的“疑塚”最為厲害。民間傳說曹操有“疑塚”多至72處,有的“疑塚”甚至是設置於水中。這等人力物力財力,真是傲視天下,泉州民間也曾傳說,施琅將軍共有7處“虛墓”,分別位於泉州的幾個古城門口。再比如說我跟劉澤,老魏,阿玉他們一起倒的苗墓,實際上也是虛墓。
4:我們這些人長期盜墓,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善於偽裝掩人耳目,我覺得我自己戴上了再也摘不下來的麵具。我們有對付墓內防盜機關的一套辦法。我們在確定盜掘目標後,如果小墓就不需要我們親自動手,夥計們完全就能搞定,用一個晚上挖開,取出隨葬品就立刻走人。如是大型墓葬,修建了地宮的,而且周圍有村有寨不好動手的時候,我們便采取以下幾種辦法:一是假裝成農民,在墓葬周圍種上玉米、高粱等農作物,具體種什麼其實是無所謂的,但是一定要高。以農作物掩蓋其一兩個月的盜掘活動。二是在墓邊蓋間房子掩人耳目,然後從屋內挖地道通向墓室,從外麵看不出什麼問題,但實際上早已經得手。三是在古墓邊修一假墳時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內盜取財物。
5:我們的盜墓活動非常隱秘,對任何人都不能透漏一字,唐家有一套特定的口訣,可以說是自成體係的,這些是“決不外傳”的,在文章裏還會提到,這裏就不做描述。現在許多東西網上都在叫賣,還有什麼諸如金屬探測儀啊,探地雷達啊之類的,其實大部分由於地磁的原因都是沒有用的,隻有極少數的軍用雷達才算好使,但是體積又太大,所以我們一般是不用任何雷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