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都發布的第一份財務報表顯示,公司7~9月份實現收入543億元,同比增長31%;營業利潤為110674萬元,同比增長97%;實現淨利潤91447萬元,同比增長83%。公司同時發布全年業績預告,預計2008年全年淨利潤波動不會超過去年同期的30%。

興業證券分析師指出,新華都公司收入2008年下半年增速低於2008年上半年,但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速。2008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速為50%;而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速為31%,較上半年有較大幅度下滑,主要由於同店增速隨CPI的下滑,以及2007年同期的門店基數已經高於2007年上半年。總體來看,30%的增速較之同行業其他公司而言,仍有一定優勢。

危機對於這些行業的發展還是一個機遇,在資金為王的時期,擁有較充裕資金的企業會收購兼並獲得更多資源。在企業發展的時候需要融資,而新華都進入資本市場已經很多年了,而且目前,新華都也不會缺太多的資金,有充足的資金可以為未來幾年的發展打下基礎。因為不缺錢,所以新華都在未來的兩到三年沒有太多的融資計劃。新華都至今還未向銀行貸一分錢,相對而言,新華都的資金鏈、現金流都還比較好,應當說新華都還是比較幸運的。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企業要將核心競爭力由過去的低成本轉變為技術創新。而壯大後的企業,傳統式的規模擴張和多元化發展也將是製約自身發展的瓶頸。很多企業沒有在本行業發展上失利,倒在了房地產開發上。

唐駿認為已經走出去的中國,不可避免地要承受這股海嘯所帶來的震蕩。如何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尤其是對受影響較為嚴重的高科技行業來講,唐駿為中國企業開出的藥方就是一磚一瓦地勤勉堆砌,以踏踏實實的心態做企業,不要炒作概念,更要將泡沫擠壓幹淨,因為概念、泡沫終究會有被捅破的時候。

作為受人矚目的“打工皇帝”,唐駿以10億元身價就任新華都集團CEO後,一直在推進著這個傳統企業進行轉變。唐駿說:“但是我們也是不斷在調整我們的商業模式來應對目前的經濟危機,相信經濟危機在短期內應該會過去,也相信通過努力,公司會相對平穩持續發展。”

經濟危機,有現金的企業可以大量收購一些優質資產,在這種心態下,也有人會衝進來,比如“股神”巴菲特,從巴菲特頻頻投資就可以看出市場的機遇已經來了,連續看到巴菲特出手,一次是70億美元,一次是200億美元,大筆出手,這時候現金為王得到了最好的驗證。

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唐駿指出企業第一要緊縮開支,他強調道:“在這輪經濟危機下,一定會有企業因此倒下,如果你守住了,最後能站起來,我相信那就是競爭的勝利,未來在這個重新洗牌的過程中,一定會勝出的。”新華都既不會裁員,也不會做別的,仍一如既往按照平時的方式來運作。金融危機對新華都反而是個機遇,利用此次金融危機進行收購兼並,這是新華都目前在進行的工作。因為現在現金方麵還比較充足,新華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多地獲取一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