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風雲 二百六十四、討論後的結果(2 / 2)

這不,前幾日還才聽聞劉本攜子親自登門,然而就在朝會之前,便又聽人傳報,江彬主動拜訪了李彥,也不知道這小子有哪門子的魅力。

“正是如此,我等何不合力勸勸皇上?”在寧王沉思之際,又有人開口了。

吳俁還是決定聽從了康良的見解,什麼都不知情,少說少錯,聽命行事。然而聽見此話時,不由得一怔,偷偷瞥了一眼寧王的臉色,隻見對方臉上的肌肉明顯抽動了一下。然後又用餘光看向康良,後者正低頭沉思,一臉鎮靜,反倒看不出什麼。

“合力”“勸皇上”?合力就是群臣一起,勸皇上便是進諫,說白了,也就是逼宮!在這些人看來,皇上較之李彥要軟弱得多,正是兩軍交戰,以虛對實,以實擊虛。

“真的到了這一步嗎?”吳俁想到來之前聽康良所講的話,不僅有些氣虛,如此過激的行為,一旦失敗,麵臨的將是滿盤皆輸。

寧王並沒有表態,這兩個方向他都想過了,並不是萬全之策,針鋒相對,無論麵對的是李彥還是恭順帝,絕對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最終的結果將是兩敗俱傷。況且在他們之間,想冒頭的勢力還有很多。

所有的人聽言,都沉默了下來,似乎這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也或許是在座的都太過緊張,將問題往這方麵引導了,不過氣氛已造成,所有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處理不了的問題,下官以為,可以先放一放,過幾天,再回頭看時,或許會有轉機也說不定!形勢不明,戰機不定,草率做出決定,有時會將人帶入絕境。”這個時候,康良說話了,不過話語中,盡是“或許”“說不定”“有時”等不確定的詞語,讓人聽了心裏不踏實。

“哦?”寧王拖長了聲音道,對於康良的回答,顯得極不耐煩。看來剛才的動作,並沒有引起康良的警覺。

“王爺,金同此去並州已有數日,以下官估算,這兩天就該回來了——”康良道。

此言一出,紛紛驚訝不已。

“這麼快?”

“不可能吧,如此驚天大案,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完事,也太過草率了吧。”

“況且我們的人也不是吃幹飯的,金同一定能查出什麼?”

“宰相大人多慮了。”

然而寧王卻不這麼認為,多算勝,少算不勝,對於任何不利於自己的事,都不能報以僥幸心理,否則事到臨頭,必然措手不及。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康大人考慮的不錯。”寧王一句話便將康良的話定了性,其他人也不再懷疑山雨欲來,個個閉了嘴巴,等候寧王的吩咐。

“王爺,金同路上形單影隻,要不我們派人在半路將之——”一個官員突然想到什麼,輕聲道,左拳化掌,做了一個往下切的動作。

“萬萬不可,此時下手,任何人都會猜測到我們頭上!”吳俁忙阻止道。

“吳大人,你也說是猜測了,隻要沒有真憑實據,又能奈何?況且受懷疑的不隻是我們吧,也有很大可能是並州人。”此所謂的並州人,顯然指的是謝朱誠了,由此可見,在場的各位已經與之劃清界線了。

寧王沒有回應,也沒有點頭,隻是淡淡道:“謝朱誠既然不堪重任,不過並州不可一日無主,看來又要讓本王頭疼一陣了——”

說著,自嘲地笑了笑,道:“今天就到這吧!”

但在那建議的官員心裏,寧王的不應答,便表示已經默認了他的做法,不禁暗暗謀劃。

…………………………………

清夜無塵,夜色如銀。

何府內,銀燭華樹,花園內亮如白晝,美酒佳肴,玉盤珍羞,李彥正與四位嬌妻舉頭望明月,相互把酒,言盡溫柔。

似乎皇上的所作所為,寧王的緊張籌備,都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渾不在意,還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胸有成竹,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灑脫?

或許真如寧王所言,李彥不過運氣好罷了,卻不知這一次誰又會是他的命中貴人。

一府盡歡,直到醜事,李彥眼見何琦有些犯困,這才不得已將酒席散了。何琦如今懷有身孕,睡時多醒時少,李彥也是處處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