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風雲 二百三十八、朋友與敵人(1 / 2)

劉本與何常在聊得熱火朝天,意猶未盡之時,何常在甚至留下劉本吃了晚飯,直到黃昏,將要宵禁,兩人才依依不舍地道別。

劉苑與李彥早已冰釋前嫌,兩人雖不同兩老頭一般唾沫橫飛地高談闊論,但並沒有因為沒有多少共同話題而尷尬,似乎已熟得不能再熟悉。

趙燕則站在李彥身後,看著眼前的景象,又熟悉,又驚訝,又覺得陌生。她不是覺得眼前這一幕不可能發生,而是覺得太突然了,一切來得太快!

“為什麼?”

送走劉苑與劉本,趙燕迫不及待地纏上李彥,好奇地問道。

“官場之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有的隻是永遠的利益。”

李彥笑道,不過從劉本的態度來看,今天的拜訪,很可能是劉苑提出來的,這倒讓李彥對他有些刮目相看。

“哦!”趙燕搖搖頭,都說女人心海底針,男人的心,誰又能猜得透呢?

…………………………………

家丁領著趙虎,默默地往李彥的書房走去。

並不是趙虎不識道路,隻是他已經習慣了站在別人的身後。

“大人!”趙虎拱手道。

李彥豁然抬頭,愣愣地看了片刻,笑道:“不錯,黑了,也壯了!看來並州一行,沒有閑著!”

“謝大人!”趙虎難得咧嘴一笑,這是李彥第一次讓他獨立執行任務,是一個難得的成長機會,趙虎格外珍惜,也格外賣力。

“有何收獲?”李彥沒有問事情的結果。

並州刺史謝朱成雖然癖好殺人,脾氣暴躁,沒有什麼大智慧,卻有的是小聰明,不然也不可能被寧王看中,是個難纏的角色。

趙虎自從跟隨在李彥身邊,勇武忠誠自然無話可說,自從郊外遇險,李彥驚豔趙虎冷靜理智的同時,更看到了他的智慧。早有培養之意,隻是一直沒有機會。

此次並州洪災雖解,但民心稍安,引流之事方始。李彥生怕謝朱成這麼一鬧,前策盡去,動亂再起,功虧一簣不說,反倒波及他州。

李彥讓趙虎去並州,隻給了四個字:“穩定民心!”卻沒有給出具體安排,目的就是訓練趙虎的應變能力。

趙虎答道:“謝朱成剛入並州便撤了何慶文之職,震懾官場。一月之後,便巧立名目,增加稅收,二月又開壽宴,凡到場官員都分派了高昂的禮金。百姓不忿,敢怒不敢言,官員不忿者,便拒絕參加壽宴。不過三日,謝朱成便快速找全了理由與證據,殺了倉庫出納與司戶參軍,雷鳴手段,振聾發聵!當時人人自危!”

此情此景,李彥早已想到了,不然也不會將路家藏匿起來,另外慶幸何慶文雖然撤職,卻保住了一條性命。一旦謝朱成事發,李彥順勢將何慶文再次提拔上位,必定又是大恩一件。隻是苦了並州百姓,此時的李彥,可謂有心無力。

“哦?你又如何自保?”李彥見趙虎自信滿滿,又想或許他能夠給自己帶些驚喜也不一定。

“自保?”趙虎一怔,笑道:“大人說笑了,為大人做事,為百姓解憂,小的不敢絲毫怠慢,怎敢看著身家性命?”

李彥點點頭,趙虎之忠在於大義,殺身成仁更是其為人處世之本,由此可見一斑。

趙虎繼續道:“小的在並州隻做了兩件事,其一,給百姓一個希望。將大人之故事編程一段傳奇,廣為傳唱。其二,引流湖水,裝扮成普通百姓,挖壕溝,築提壩,其中的所有的紕漏,不敢向並州官員彙報,全部都用紙張記錄了下來,請大人過目!”

“好!”李彥聽言果然驚喜,接過趙虎手中的圖紙,仔細看著,其中圖畫仔細,丘壑分明,情景一目了然,可見趙虎的筆上功底。

趙虎標示河道寬約兩丈,深足三丈,長度更是十五華裏。即便動用並州所有人力,隻怕也需要一年的時間,這比當時路飛天所設想的要超出許多。

不過這對於李彥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即便百姓有再多的抱怨,也都會算到謝朱成的身上,而等到他接手時,便可坐享其成。

最為令李彥高興,自然要數趙虎的辦事能力與老到,頗有大將風範。

“好!好!好!”李彥實在是喜出望外,兩眼看得趙虎都有些寒毛直豎。

趙虎顫顫地拱手低頭道:“大人,若是沒有其他什麼事,小的先退下了!”

李彥並沒有覺得有什麼過分,擺手道:“不急!另外我還有事要交代你!”

還好李彥說完,便轉過身去,讓趙虎放心不少。李彥從書架上抽出一張文書,交到趙虎身上,道:“這是去夏州的文書,你的職位是副尉,正九品!可否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