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嫡風雲 一百二十四、計中計(一)(1 / 2)

(慘淡經營,求收藏!)

劉圩還未開口,劉諭便搖頭堵住他的話。

“不必勉強做出自己不願意的決定,用一生的痛苦來彌補一時的愧疚之心,不值得!”劉諭道。

“……”劉圩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吐出一個音節。

“下去吧,我想一人靜一靜!”劉諭揮一揮手,示意劉圩離開。

“是…”劉圩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似乎所有的安慰,在沉重的現實麵前,都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待劉圩走遠,劉諭終於忍耐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真是太解氣了,天天看著劉謹那張得意的臉,早已厭煩的劉諭,恨不得這一“耳光”是他自己打的。

“事情辦得怎麼樣?”劉諭問著身後的石左道。

“都已查明,太子以及太子妃身邊的所有人,都是從王府帶過去的。”石左淡淡道。

“哦?如此事情倒好辦了!”劉諭笑道。

在皇宮之中,從小處看,太子身邊,都是親信,所以說話做事,自然全無顧忌。然從大處看,太子這股勢力,完全與宮中其他人孤立開來,雖然權柄一時,但難得人心。

“有什麼好的人選沒?”劉諭詭異一笑,看著木頭樁子似的石左,道。

“已收買了門口的一個小廝,不過進不了東宮之內,能做得事情有限。”石左難得表現出了一絲失落,事情確實沒辦漂亮。

劉諭卻笑道:“已經不錯了,都是一些底下人,我們並不熟悉,且是經過劉謹親自挑選的,必定是忠心不二之人,若是接住核心人,反怕被人套進去,這樣最好。”

“是!”石左拱手道。

“既然李彥開了個好頭,我們也該捧捧場子,老的不好動,便拿小的開刀…”劉諭說道。

“是!”石左拱手道,便準備後退出門。

劉諭微笑著斜倚在椅背上,雖然沒有具體說明,但他相信石左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而且會有千萬種,讓人瞠目結舌,且效果明顯的法子。主仆相知,當如是。

…………………………………………………………….

劉謹回到王府,早將跟在身後的劉諭忘在了九霄雲外了。

心內憋悶,在花園內來回地走了幾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讓他明白了孝仁帝的意圖。

“糟糕…糟糕…”想明白原因的劉謹不禁輕輕拍著自己的額頭,喃喃道。

自從劉堪被封為太子,孝仁帝便將權力下放,一切大小事務都交給了太子處理,就連朝會也讓太子來主持。

排除信任的因素,更是一種考驗,麵對群臣,更是麵對天下人。

功不掩過,不論劉堪前一百多天的論事與決斷如何漂亮,但今天在人證物證俱全的情況下,對孫谘的猶豫處罰,讓所有人看在了眼裏。

劉老頭的證詞或許有假,而孫谘的傷疤也確實如他所說,是他小妾咬的,但事實在此時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太子劉堪的態度。

不僅沒有任何的處罰,反而將問題轉交給皇上,然這一舉動在外人看來,無異於向皇上求情,無異於包庇,無異於結黨。

先前怎麼不見你劉堪事事問過了皇上,才做決定?一遇到自己人犯事了,便知道搖尾乞憐了。

這不得不引人懷疑與議論,悠悠之口一旦開,並不需要太多的證據。且一旦被人利用,劉堪身敗名裂之期,便不遠矣。

“看來孫谘留不得…”

劉謹狠下心做出決定後,又發現孫谘其實也沒那麼重要,不過一個跳梁小醜罷了,放棄了便放棄了。

“來人…”劉謹停止了轉圈,坐回涼亭,剛喝上第一口茶,便迫不及待地喊道。

“王爺!”一個家丁遠遠地回答道,沒有劉謹的應允,不敢近他五尺之內。

“太子妃近日身體小恙,快些備好轎子,王妃這就進宮去看看。”劉謹為達到目的,不得不詛咒了兒媳婦一下。

“是!”家丁答應一聲,便飛奔而去,心內卻嘀咕:進門的時候,沒聽說太子妃有病,沒想到王爺轉兩個圈便測到了,果真是神仙下凡。

劉謹這個時候,沒有召見,自然不適合進宮,而讓一些高手夜闖皇宮,自然也不是什麼好的主意,皇宮內高手如雲,他們的武功,並不會因為孝仁帝的窩囊而減少半分。最佳的選擇當然隻有女人了,家喻戶曉,女人自來事多,外人的疑心也會將到最低。

…………………………………………………………………………………….

劉堪剛回東宮,一隻宋朝的瓷瓶便壽終正寢了,接著是硯台被摔碎了,桌子被掀翻了,還有婢女小廝,還有小貓小狗,不是挨了拳頭,便是遭了腳踢。

當然這種好事,當然少不了一天到晚受氣的太子妃,剛伸出個頭來,瞧瞧是什麼事,就被劉堪一個巴掌,拍的不知道南北東西了。這也正印證了劉謹的話,王妃到時候連找借口的腦子都不用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