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風雲 一百一十七、無聊的朝會(2 / 2)

待平複了一下心情,劉謹這才下轎,裝得跟個白癡似的,驀然看見劉諭,訝然一笑:“二哥,今日竟比我早到了…”

劉諭笑道:“哪裏哪裏,都是被犬子給吵醒的,五更時分,便被皇上召進了宮去。”

劉謹臉上仿佛被人抽了一巴掌,立馬塌了下來,勉強擠出一個笑容,道:“原來如此,看來令郎頗受皇上器重…”

劉諭搖頭,忙擺手笑道:“睿親王切莫誤會,皇上不過一時之興而已,三天熱情,不多久就會拋之腦後。”

李彥一旁聽著,心想:劉諭話中雖有魯莽炫耀的成分,卻又未嚐不是在給眾官提醒,他劉諭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各位還需好好掂量掂量。一些猶豫的官員,自然便會選擇觀望。

這時候三聲鞭響,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朝門打開,各位官員依序魚貫入內,依部依品站好,跪拜呼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著山呼海嘯的祝聲,還有不到一年壽命的孝仁帝,覺得極為諷刺。

“眾愛卿平身!”

孝仁帝說完這句話,便閉上了眼睛。劉堪起身走上台階後,眾官員才謝恩起立。

“眾愛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原本太監劉全的活,現在也是劉堪一人包了。

劉堪話音剛落,孫谘便溜出了班外,道:“啟稟太子殿下,京城西市街道房屋,鱗次櫛比,相互擁擠,且有百年曆史,臣恐有安全隱患,請太子明鑒!”

李彥怔了一下,孫谘不是吏部侍郎,怎麼過問起這種瑣事來了。

“愛卿有何良策?”劉堪學著孝仁帝的處事方式,一板一眼,倒有種鸚鵡學舌的樣子。

孫谘想了想,道:“臣以為,為保民眾安全,應該拆遷重建。”

劉堪點點頭,道:“孫愛卿言之有理!”

何常在這時跳了出來,道:“臣以為不妥!”

李彥又是一怔,什麼時候何常在變得這麼積極了。心歎:看來自己不在京城的這些日子,發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丞相,有何不妥之處?”劉堪道。

何常在道:“孫大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西市人口房屋擁擠,但這並不是安全隱患的根源。其根源在其占道經營,以至於道路淤塞,一旦有失火等事,救援不及。西市百年之久,曆史文化傳承,彌足珍貴。所以臣以為,拆遷不如改造,隻要疏通街道,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李彥一直當何常在是一隻病貓,沒想到竟是一隻沉睡的老虎,不發威則已,一發威便咬人。有那麼必要嗎,不就是意見不同而已,何必赤裸裸地削孫谘的麵子,而且問題還是他提出來的。李彥真不明白何常在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劉堪頗有牆頭草的潛質,又點點頭:“丞相之言有理!”

“各位愛卿還有何異議?”劉堪準備廣言納諫了。

這時候又一名官員跳了出來,道:“臣以為,既然西市整頓,不妨推行全京城,一來可以做到平等對待,可消除民眾怨言,二來可為大明其他州縣做個表率…”

“衛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議!”

接二連三的官員都跳了出來,都多多少少地說出了自己的見解,雖然有許多比較荒唐,但能夠開口,比之孝仁帝主朝之時,已是很大的進步了。

劉堪從頭至尾,都一臉的恭敬,十分謙虛地聽著,待群臣講完,才示意給位回班,自己卻向著上麵閉目養神的孝仁帝,道:“皇上,兒臣以為,西市隱患已久,但立即改造,然大興土木卻不可,若是西市改造成功,再推行京城各處或其他各州縣不遲!”

孝仁帝點點頭,道:“劉全,就如太子的意思,擬旨發出去吧!”

“是!”劉全躬身答應。

“若沒什麼其他的事,朕乏了,今日朝會就到此為止吧!”孝仁帝甩了甩手,道。

眾官員如逢大赦一般,趕緊跪下磕頭,聲音較之先前上朝之時不知高了幾倍。

李彥從頭至尾聽著,索然寡味,不知怎麼回事,總覺有什麼不對。

“爺爺,這幾日來,都是朝議這些事嗎?”李彥忍不住,拉著何常在問道。

何常在眉頭一皺,眼見左右無人,慍言道:“這些事,所指者何?”

李彥從未見何常在如此膨脹過,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但急切想知道答案,也就忍了,耐心解釋道:“朝議的都是京城的一些民生問題?”

“不可以?”何常在想吃了火藥似的,怎麼看李彥怎麼不順眼。

“呃…”李彥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