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風雲 七十、政治婚姻(上)(2 / 2)

這是掌櫃卻從背後出來,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做的不錯,下個月給工薪再加兩成。”

店小二聽言,一張嘴從古至今凡是好聽的話,統統講了三遍,又疑惑問道:“掌櫃的怎麼不見李大人?難道有什麼不妥?”

掌櫃看了店小二一眼,笑眯眯地點點頭,道:“孺子可教,知道想,知道問,不錯不錯。”繼而指點道:“大人這個人情,我們不能承,承了便是諂媚,令人反感。然而這又是一個巴結的好機會,我若不搶,便被他人爭去了。所以我這個時候必須回避,反而可以抬高身份,到時候自然會種因得果。”

店小二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一雙小眼看著掌櫃,刹那間形象變得高大起來,心中立誌,已掌櫃為目標,七竅玲瓏,八麵威風。

李彥出門,問明方向,急急往吏部跑去。煩勞侍衛通報,等待許久,不見動靜,又不敢催促,又不能離去,隻好恭敬立於一旁。眼看卯時將到,正自焦急,一頂藍色轎子從裏麵慢騰騰地出來。

李彥看見,忙作揖道:“草民李彥,拜見大人。”

裏麵探出一隻圓圓的腦袋,皺眉看了李彥一眼,不耐煩道:“哦,原來是李大人,怎麼今日才到,皇上已經催了好幾遍了,快隨我進宮去吧。”又自個嘀咕兩句,這才將頭又縮了回去。

“下官謝大人。”當下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尾隨著轎子,直到朝門口,又跟著人潮進去。

劉全一聲尖叫,各位官員列班依序進入大殿,然李彥還沒有接到皇上的傳召,那官員自己先進了,卻讓李彥在門口等著。

孝仁帝自江州回來,勤於朝政,幾乎每日上朝。斷事議理,明察秋毫,群臣終於見識到了孝仁帝的英明果斷,開始正視這個荒淫無道的皇帝起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跪下喊道。

孝仁帝坐在龍椅上,目光冷峻,臉色嚴肅,看不出一絲表情,淡淡道:“平身!”

群臣謝過,各依班垂手而立。

“有事出班啟奏,無事卷簾退朝!”劉全也安靜退立一旁。

沒等下麵臣子說話,孝仁帝便搶先開口道:“朝議之前,朕有則故事,甚是經典,想講出來給大家聽聽,如何?”

群臣麵麵相覷,都不覺得孝仁帝隻是想講個故事,以娛眾耳,肯定是另有玄機。又不約而同地,看著昺親王劉諭睿和睿親王劉謹,兩位還是老樣子,氣定神閑,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

“臣等恭聽聖訓!”所有人又跪一遍。

“話說齊桓公出獵,追逐野鹿,走到一道山穀中,遇見一位老者,便問:‘是為何穀?’老者答道:‘愚公之穀’桓公又問:‘何故?’老者回答:‘以臣之名。’桓公好奇道:‘今視公之儀狀,非愚人也,何以公之名?’老者遂向桓公講起了一段往事:‘臣喂養的一頭母牛生下了一頭小牛,等小牛長大後,臣把它賣了而賣了一匹小馬。村中少年見了,道:牛不能生小馬,於是將它牽走了。鄰居聽說,皆以為臣愚。是以此穀為愚公之穀。’”

孝仁帝說完自己先哈哈大笑起來,掃視群臣,道:“各位愛卿,可知此老者愚在何處,而那村中少年又聰明在何處?”

禮部尚書吳.儀出班,低頭笑道:“皇上,臣以為村中少年聰明之處在於,利用人的慣性思維,牛不能生小馬雖是事實,但不能構成因果關係,不能成為牽走馬的理由。而老者之愚,便是循著少年的邏輯思考,不知變通,當然找不到根結所在,是以利益受損,卻茫然不知。”

孝仁帝聽言點點頭,笑道:“愛卿之言,鞭辟入裏,深得朕心。”又轉過頭,看著劉謹,淡淡道:“睿親王以為如何?”

劉謹聽孝仁帝問,恍若夢中驚醒,忙出班跪下,惶恐道:“下臣該死,一時走神,竟沒聽見吳大人的話,望皇上恕罪!”心中卻想,任你怎麼含沙射影,老子不睬你,看你能奈我何。

孝仁帝笑笑,道:“睿親王嚴重了,不過幾句玩笑話,沒聽到就算了,別放在心上。”隔山打牛的警告既然沒有效果,幹脆做高姿態,先禮後兵,算是給他提醒了。

就在此時,吏部孫谘顫抖出班,期期艾艾道:“皇上,江州李彥在殿外求見。”

孝仁帝聽言精神一震,激動不自禁,稍平心態,才點頭道:“宣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