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風雲 二十四、攘外必先安內(2 / 2)

“稟大人,都到了。”陳賢無聲無息的黯然退出,宮誠失去了唯一的靠山,李彥魚一夜之間,魚躍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一切來去得太快去來得太急。事情還沒等他回過神來,李彥又馬不停蹄的找上了自己,宮誠不禁手足無措,說起話來也是小心翼翼。

李彥斜乜了宮誠一眼,微微笑道:“都坐吧,大家難得聚一聚,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

宮誠剛挨著座位,聽到李彥最後一句,他多少知道一點內情,不禁脊梁上冒出一陣冷汗,怔怔出神。其他人也不敢說話,悄悄的正襟危坐。

“今天叫大家來,是有幾個事情要宣布。第一個,刺史大人說,軍監之職,司不奉命者而正軍法,自廉字營建立以來一直閑置,實為不妥,我提了姚將軍的名字,刺史大人也同意了。自今日起,姚武正是兼任軍監之職。”

姚武立即站了起來:“謝大人!”

宮誠聽言,明白陳恪是準備徹底撇清了,陳賢再不可能與廉營有半點瓜葛,瞬間身子似乎被掏空了,無力地坐在椅子上,魂不守舍。

李彥招招手讓姚武坐下,接著道:“第二個事,也許消息靈通的各位都知道,節度使大人令廉營兩個月後去關州剿匪,當然匪徒是誰,想必各位比我要清楚的多吧?至於參戰的人選???”

人人聽得麵麵相覷,見李彥目光掃過,隻覺頭暈目眩,嚇得趕緊低下頭去,一個個似乎怕老師提問的學生。

宮誠雖然早已經知道內情,但今時不同往日,沒了陳賢這個靠山,便什麼也不是,腦門鼻梁上冒著粒粒汗珠。

“砰”的一聲,李彥手上的杯子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刹那間人人驚魂手顫,背脊生寒。

待小寇子換上了新茶,李彥繼續道:“名單我還在想啊,不知道誰去合適。你們也知道,我與各位將軍來往的少,也不知道哪個有才能,哪個聽話。宮將軍資格最老,又是各位將軍之首,你以為呢?”

宮誠聽見李彥叫喚,卻沒聽清他問什麼,還以為要拿李彥要拿他開刀,嚇得兩腿發軟,剛一離椅,就跪了下去,張口結舌不知道說什麼。其他人更是心提到了嗓眼上,都知道自己是什麼貨色,上戰場就等於判了死刑,一個個豎起耳朵,生怕宮誠亂畫生死簿。

牛升見狀,眼珠一轉。他本就是個八麵玲瓏的人,如今見陳賢失勢,宮誠無靠,見風便轉舵,早有向李彥靠攏之心。見李彥說到“聽話”,靈光一閃,終於找到契機,忙跪下朗聲道:“末將願聽都統製大人調遣。”

李彥眼睛一亮,點點頭。牛升得到李彥的嘉獎,知道押對了,已經靠上了李彥,立覺身子飄忽忽的。

宮誠反應過來,明白李彥準備組建‘內閣’,而且第一個機會給了自己,被自己浪費了,讓牛升搶了先,暗暗後悔,趕緊抱佛腳:“末將聽從大人吩咐。”

其他人雖然不知道具體怎麼回事,但見宮誠都低了頭,也都紛紛離椅,跪在後麵附和著。

“不錯,看來我們廉字營還是上下一心的,都起說話吧。”

眾人明顯感覺到,李彥的話越來越強硬,都不敢違拗。輕輕地爬起後,卻發現椅子已被下人抽走了,所有人更是覺得膽寒,低著頭屏住呼吸,安靜地站著。

又聽李彥道:“朝廷有嚴格規定,五人設伍長,十人設什長,百夫長領百人,大小都統領千人,三千人以上有偏將,五千人則有牙將,而將軍須帥萬人。如今廉營兵數不過兩萬,而將軍之數不分大小,則有十五人,手下人數,多則兩千,少則數百,連一個小都統都不如,將軍之名存而實亡。軍隊基本建製混亂,這是其一。”

人人心裏都在打鼓,如果按照李彥的說法,將軍之職隻能是兩人,姚武是他的嫡係,自然是第一人選,那第二個呢?宮誠和牛升都覺掌心冒汗,側耳傾聽著。

“廉字營創立之初,隻為哀世人之多艱,惜其弱者而養之,老幼之數過半,況又久逸移體,別說揮刀動武,就是穿上鎧甲跑步都很艱難,若如此便上戰場,還不都將成為刀下亡魂?這便有違節度使大人和刺史大人的初衷,然軍令如山,又不得不為。現在進退兩難,這是其二。”

“如今麵對這兩個問題,不知各位有何高見?”李彥的話雖然問的是所有人,但眼睛隻是看著牛升和宮誠。

宮誠不禁歎息,誰人不當官,當官都一樣。以前陳賢如此,現在李彥也是如此,話隻說一半,剩下的就讓下麵的人去猜測,至於能猜到多少,那就要看個人的造化了。李彥雖然把問題擺出來了,但實事求是,沒有鮮明的態度。他拿眼看自己和牛升,便是有意試探他們領悟領導意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