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陳天海、陳天池)、陸(陸元奎及其子)、曾(曾宇)三大家族曾名將輩出,為大明征戰四方,立功無數,名震天下。鹿平之戰,乃明、楚之爭。當時楚君周夕領兵六十萬,禦駕親征,誌奪天下。武德帝聞之,遣陳、陸、曾精英盡出,帥傾國之兵,阻敵於江州劍雲關外。雙方你來我往,鬥智鬥勇,大戰三百餘場,小戰不計其數,曆時一年有餘,皆傷亡慘重。
周夕其弟周正聽聞前線失利,乘機發動政變,奪了皇位。周夕氣急攻心,欲置之死地而後生,強攻下劍雲,然而壯誌未酬,就被自己人割去頭顱。周正即位,根基未穩,不得已放下架子,遣使向大明求和,武德帝自覺軍士疲憊,又恐東麵衛國拾漁人之利,做了點姿態,便同意了。自此兩國雖無交往,卻相安數十年。
陳慎見陳賢心思動搖,趁勢道:
“少爺,您再想想,誰不知道廉營隻是個空殼,扶不起的阿鬥,盡是老弱病殘之輩,三個月的訓練能有什麼效果?陳天海真的想讓這些人到戰場上去送死,那他將對江州的百姓如何交代,對劍雲關的士氣又是怎樣一個打擊?現在這麼關鍵的時候,陳天海可能會冒這麼大險?”
“現在是什麼關鍵時候?”陳賢警覺道。
“大明自文昌帝武德帝以來,有過幾個節度使?朝廷封此時為什麼會想到要封陳天海,難道真的是想自毀長城?”
“你是說,是真的要打仗了,楚國與大明,而不僅僅是剿匪那麼簡單?”
“不錯,由於節度使有對內有鎮撫之權,對外征戰可以不必請旨,朝廷從來是有戰事則立,無戰事則廢。一旦大明與楚國開戰,您想陳天海一心戰事,還有時間顧及我們?現在陳天海已經六十七了,戰事一開,沒有兩三年不可能結束,他還能撐得過去?
“陳天海是個十分謹慎的人,怕皇上的權力滲透到江州,硬是將李安擱置了十多年。這時候皇上做了這麼大的讓步,才不得已封了李彥做廉字營總管。卻還是不甘心,李彥剛一上任,便給他出這麼大的難題,意思不就是讓他知難而退?
“雖然這些年少爺表現出淡泊名利,無心江州軍政,也確實沒有插手過,但廉營在少爺手上,不大不小都是一股力量,他又怎能寢食得安?陳天海這一手,既收回了廉營,又給了皇上一個交代,還可以讓李彥自動退出。這個時候少爺若是跳了出來,有半句的抱怨,陳天海又會怎麼想?到時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真的就沒法翻身了。”
陳賢頹然坐在椅上:“那就這麼算了嗎?沒有資本,我拿什麼去和大哥鬥?”
陳慎緩緩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少爺不能明修棧道,可以暗度陳倉啊。少爺不是已經跟犬子說好了嗎?可以暗中利用現在的身份四處斂財,正所謂錢能通神,到時候無論是陳天海的人,還是陳贇的人,結果還不都是我們的人?”
陳賢閉目良久,終於露出了笑容,點點頭。見陳慎滿臉烏黑的墨水,在自己麵前竟不敢抹去,更是高興,道:“回去洗洗吧,換身衣服。”說完搖晃著出了門,徑直往陳天海的書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