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風雲 十、問路(1 / 2)

天佑十年戊戌月庚午日,立冬,自今日始,冬季真正開始。所謂春頌夏舞秋殤冬藏,人也變得懶睡。李彥雖然傷病已無大礙,仍一覺睡到日上三竿,起來時覺得精力充沛,茶杯放在手裏不需要怎麼用力就能捏得粉碎,可憐的床辛辛苦苦陪了他十年,誰知今日,被李彥輕輕用跟指頭一按,斷了。李彥暗暗咂舌,苦惱之極,病急之際胡亂投醫,依照老乞丐的運氣法門吐納了一遍,竟然對症,總算恢複成正常人。

李安自然早起,開門時竟意外地收到了陳家的請帖,自己想了一會,擱在一邊,複看醫典。待見李彥,隨手將請帖遞了過去。李彥看了,知道遲早會有這麼一天,淡淡一笑,並沒在意,扔在書桌上。

傍晚時分,陳家特意派來了三頂驕子。轎子抬著李安夫婦及李彥直接進了大門往裏走,到儀門前才落下,陳恪還親自來迎接,弄得李安受寵若驚手忙腳亂。本來是請到西階,但李安一再不敢,隻好上東階。

正入正堂,陳天海突然派人傳下話來:“老太爺正在書房,聽說司馬大人的公子來了,想見見。”

李彥想到該來的遲早要來,卻沒有想到會這麼興師動眾。李彥跟在傳話人身後,心思百轉,不知道該怎麼麵對陳天海,給他留個什麼印象。

陳天海的書房在正堂的北麵。東北屬陰西南屬陽,讀書自然是取陰靜的地方。而“帝出震東”,陳天海有所顧及,隻好選擇了北邊。李彥如是想的時候,人已經到了書房門前,陳天海正在練字。

李彥低頭瞥一眼書房。壁上掛著孔丘畫像,左右一副對聯,寫著:

讀詩書方知兩大,明禮儀不負三尊

兩大,指的是天大地大,而三尊自然是君、親、師。文辭淺顯,但麵麵俱到。下麵沒有題名,不過看字跡雖蒼勁有力但筆鋒全無,想來是陳天海自己寫的。

畫像下麵金絲紫檀木幾案上擺著香鼎,旁邊不遠處掛著冰弦琴。畫像對麵的幾案較新,上設金裝劍、水蒼玉。李彥才想到,陳天海當二品官是最近的事情。中間黃花梨書桌上又有李廷圭墨、蓮蓬鬥筆、狹簾羅紋宣、蘭亭青花紫端硯。件件都是難得的精品,看得李彥既羨慕又妒忌。

傳話人回了話,便請李彥進去。

李彥小步快跑到書桌前,恭敬地跪下磕頭高呼:“草民李彥參見節度使大人。”

讀書人向來將功名出身看得極重。蒲鬆齡十次科舉不第,依舊屢敗屢戰,七十一歲才補為貢生。孔老夫子不是也說:“學而優則仕”。再看陳天海,顯示二品身份的金裝劍都要擺在書房裏,似乎想天天都可以看到。李彥此舉,既投陳天海所好,又含而不露地表明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一個是高高在上的二品節度使,一個是沒有出身的草民。

陳天海擱筆嗬嗬笑道:“在家就不用拘禮了,起來。”

“謝大人”

李彥可不敢順坡下驢,起身後低眉順目、彎腰垂手恭立,甚至怕擋了門前的光線,側身一旁。雖然聽先生講過陳天海,但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天知道這段時間有多少變化,況且人家最近升官了,所以李彥盡可能的表現出自己的恭敬與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