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讓節約意識深入每個員工的心田(1 / 3)

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責任。每個員工都應認識到,勤儉節約是企業贏得利潤的源泉,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途徑,甚至是決定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

企業生存如同居家過日子,企業員工若不會精打細算,不能量入計出,不能開源節流,杜絕浪費,企業的效益就無法實現。

一位稱職的企業員工必然會以節約為己任。應當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培養人人節約,從我做起的良好習慣,讓節約精神滲透在員工的一舉一動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我約束,相互監督,像關心自己的家一樣關心企業,從而實現個人與企業的雙贏和共同發展。

1.精打細算,摳門的員工很優秀做當家的員工,為企業節約每一個銅板。

一個企業要真正做到降本節約,就需要全體員工的努力,需要每個員工都能把節儉精神落到實際行動上。推動企業發展的人,既包括那些進行戰略決策的高層人物,也包括那些智力平平而又異常勤奮、埋頭苦幹的普通員工;既包括那些天資卓越、才華四射的領導者,也包括那些不論在哪一個科室、哪一個部門都勤勤懇懇、勞作不息的員工。企業培養員工卓越的敬業精神和節約精神是企業發展中很關鍵的一環。一旦員工養成了克勤克儉、不畏勞苦、鍥而不舍的工作品性,則無論企業從事什麼行業、員工從事什麼職業,都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員工為公司工作的時候欠缺成本意識,就會提升企業的經營成本。

如果員工沒有成本意識,那麼對公司財物的損壞、浪費就會熟視無睹,讓公司白白遭受損失,這樣自然就會使公司的開支增大,成本提高。

一個優秀的員工應當對勤儉節約始終身體力行。倡導艱苦奮鬥,提倡勤儉節約,就是要求員工事業上要拚搏進取,工作上要吃苦耐勞,生活上要量入為出,自覺克服貪圖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這既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每個員工立身做人的需要。

作為一名員工,如果你處處為企業節約成本,那麼企業也一定會給你以回報。也許對你的回報不是很快兌現,但是它一定會來的,當你將企業的資產像自己的財產一樣愛護,你的老板一定都會看在眼裏,銘記在心中。

劉景新在國內某汽車製造公司工作,他是焊接工,所做的工作就是焊接車底盤的部件。整個車間是流水作業,車底盤由傳送帶自動輸送,在他這道工序停留5分鍾,他必須在5分鍾內用6根焊條焊接完全部部件。

公司一直為自己的自動生產線而自豪,以為省時省工省料,而這位劉景新卻認為在他這道工序上還可以改進,他每天觀察自動生產線的傳送,計算焊條的用量,並思考改進的辦法。

經過長期的觀察和計算,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將焊接點擊次數減少,是不是能節省點成本?

於是,他經過一番研究,終於找到一種比原來少點擊7次的焊接方式。每個底盤少點擊7次,看上去微不足道,但一天下來僅他這一個崗位便可節約三根焊條,整個車間一天便可節約三百根焊條。他的改造非常完美,公司給了他很高的評價,不久便向全廠推廣他這種新的焊接方式。

每一名員工都應該明白,自己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是一致的,企業的利益就是自己利益的來源。因此,幫企業節約成本實際上就是在為自己謀取福利,有時,這種福利還十分豐厚。

彭玲在加拿大留學後,到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剛開始,同事們對她都很熱情,可不久,同事們發現她有怪癖:她從來不用公司的一次性紙杯和筷子,總是自備水杯和筷子;她拒絕吃用泡沫塑料飯盒裝的盒飯,總是自備餐具;她經常拿用過一麵的紙起草文件,而且經常提醒同事也要這樣;辦公室裏的電燈一旦用不著的時候,她就主動關掉。

許多同事都有點受不了彭玲,認為她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後來,有人忍不住把她的怪癖報告給了公司老總。

同事們企望老總會製止彭玲的怪癖。誰知老總隻把彭玲找去談了一次話,然後就什麼也不提了。誰知半個月後的公司例會上,老總突然宣布:

彭玲的那一係列原來被同事看成怪癖的行為,現在要成為公司的製度,要求成為每位員工主動完成的事情。同事們有點瞠目結舌。不過在新製度施行一個月後,他們驚訝地發現當月的辦公費用竟然節約了許多,同事們便都開始理解彭玲了。

一位具有節約意識,善於摳門的員工,首先會從企業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例如,錢從哪裏來?應該怎麼用才能最節省?隻有全體員工都意識到成本控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從而相應地在日常工作中時刻牢記成本控製的準則,在工作過程中做出成本控製的決策,這個企業才是最具競爭力和最有希望的企業。

2.洛克菲勒:從小氣員工成為大老板沒有精打細算,就沒有今天的石油巨頭。

19世紀石油巨頭眾多,最後卻隻有洛克菲勒獨領風騷,其成功絕非偶然。有關專家在分析他的創富之道時發現,精打細算是他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洛克菲勒踏入社會後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在一家名為休威·泰德的公司當簿記員,這為他以後的數字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於他勤懇、認真、嚴謹,不僅把本職工作做得井井有條,還有幾次在送交商行的單據上查出了錯誤之處,為公司節省了數筆可觀的支出,因此深得老板的賞識。

後來,洛克菲勒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更加注重成本的節約,提煉每加侖原油的成本也要計算到小數點後的第3位。他每天早晨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門將一份有關淨值的報表送上來。經過多年的商業洗禮,洛克菲勒能夠準確地查閱報上來的成本開支、銷售以及損益等各項數字,並能從中發現問題,並以此來考核每個部門的工作。

1879年,他質問一個煉油廠的經理:為什麼你們提煉一加侖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東部的一個煉油廠幹同樣的工作卻隻要9厘1毫?他甚至連價值極微的油桶塞子也不放過,他曾寫過這樣的回信:……上個月你彙報手頭有1119個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廠10000個,本月你廠使用9527個,而現在報告剩餘912個,那麼其他的680個塞子哪裏去了呢?

小處不節約,大處必浪費。若沒有如此節儉的精神,也沒有今天世界500強的洛克菲勒集團。洛克菲勒以身作則節儉好習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企業員工,也正是有了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節約,才成就了財力如此雄厚的全球石油巨頭。

3.從我做起,視節約為自己的責任和企業共贏,像關心自己一樣關心企業。

企業與員工本身就是一個共生體,企業的成長,要依靠員工的成長來實現;員工的成長,又要依靠企業這個平台;企業興,員工興;企業衰,員工衰。的確,企業與員工本身就是利益上的共同體,隻有企業獲利,員工才會最終獲利。如果企業的一名員工,一麵在為公司工作,一麵在打著個人的小算盤,那可能讓公司贏利嗎?個人的利益又從何而來呢?

事實上,單純從企業和員工的利益關係來說,節約是企業和員工的雙贏。對於企業來說,節約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的利潤,增強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提倡節約意識,還有助於逐步形成勤儉持家、注重節約的企業文化。節約不僅對於企業有好處,更會惠及員工自身。每一名員工都能夠自覺地為公司節約成本,為企業創造價值和效益,使企業的效益更好,企業就更有能力給予員工相應的回報和鼓勵,員工也能夠得到相應的利益。

一家企業要布置展會,經理通知員工小李立即準備一批宣傳材料。

小李聽到吩咐後並沒有馬上去執行,而是對經理說:上次展會還剩下好多資料,可以用那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