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企業經營失敗案例剖析“蘋果”落地的啟示(4)(3 / 3)

秋季戰役使巨人集團的營銷有所回升,但再也沒有昔日的高潮迭起。

(三)失血斷腕,巨人體態

1995年底,巨人集團營銷出現嚴峻形勢,集團財務狀況吃緊,史玉柱立刻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各省總公司的一批總經理被撤職,巨人集團迎來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天。

1996年的元旦,巨人集團過得有些沉重。因為巨人集團在1995年經曆了前所未有的陣痛,一些員工相繼離去,一批幹部的憂患意識漸濃。史玉柱元旦沒有休息,而是召開營銷會議。他在會上承認:1995年的“三大戰役”和“秋季攻勢”都未達到預期目標,這是因為幹部隊伍暴露缺陷,集團綜合協調係統發生問題。最後,史玉柱以紅軍長征作比喻:“巨人正處於長征後期,肯定會淘汰一批沙子,能走完長征的人將是巨人的核心和骨幹。吹盡狂沙始到金。”1996年初,史玉柱為換救頹勢,營銷戰略從全麵進攻轉向重點戰役,在開發出減肥食品“巨不肥”後,他打算發動“巨不肥會戰”。春節一過,史玉柱成立“會戰總指揮部”,他出任總指揮,下轄三大“野戰軍”。每支“野戰軍”率領七八個“兵團”(各省總公司),各“兵團”又有幾支縱隊(子公司)。各部門還挑選精幹人員組成衝鋒隊,《巨人報》的記者成為前線戰地記者。2月10日,三大“野戰軍”司令員舉行陣前盟誓。2月25日,史玉柱總指揮高舉酒杯,為奔赴前線的將士壯行。2月26日,宣布進入全線戰備狀態。3月份,會戰打響,此次會戰沒以大規模的廣告覆蓋為先導,而是舉行“巨不肥大贈送”,此次戰役的宣傳口號為“請人民作證”。據《巨人報》報道,參加會戰的“正規軍”為2000人,“民兵”5000人。

巨不肥會戰在4月份取得戰績,銷售大幅回升,1995年底的嚴峻形勢得以緩解。巨人集團喘上一口氣。

營銷形勢好轉並非整體狀況好轉,更不意味良好機製形成。相反,集團內部一些人把“巨不肥會戰”當成最後一頓晚餐,侵吞私分巨人集團利益的現象集中爆發。1996年7月,監事會主席周良正在一份報告中認為,巨人集團出現各類違規、違紀、違法案件,截留、坐支、挪用公款,搞虛假廣告、衝貨的人屢見不鮮。

到1996年下半年,一個更大的壓力向史玉柱襲來,巨人大廈急需資金。這可是硬碰硬的壓力,逼迫他迅速作出抉擇:是停掉巨人大廈,還是拆東牆補西牆。實際上,史玉柱此時已意識到,僅靠巨人的生物工程和電腦兩個產業支柱,不足以支撐巨人大廈,但史玉柱還是作出一個違背企業行為的決定,抽調生物工程的流動資金,去支撐大廈的建設資金,活錢變死錢。

從資金運作角度,史玉柱當時應該讓巨人大廈停工,將資金投放於已染上貧血症的生物工程,使其恢複元氣。史玉柱事後說,他是明知故犯,因為巨人大廈是珠海的標誌性工程,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關注,所以他決策時非經濟因素占上風,沒有過多考慮經濟規則。

巨人大廈是史玉柱有生以來第一個重大投資失誤,他根本沒有實力蓋一座全國最高的大廈,這是個人狂熱的一個典型之作。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大廈從1994年2月動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請過一分錢的銀行貸款,全賃自有資金和賣樓花的錢支撐。稍微懂點經濟的人都知道,房地產必須有金融資本作後盾,可史玉柱竟將銀行擱置一邊。他對此的解釋是:到1996年6月前,我沒感到資金緊張,生物工程方麵的銷售回款源源不斷,帳上的錢花都花不完。

直到1996年5月,史玉柱依然據此做法建設大廈,甚至達到頂點。這個月,各子公司交來毛利2570萬人民幣,史玉柱把淨留下來的850萬資金全部投入了巨人大廈。這是投放資金最高的一個月。

史玉柱就那麼點資金,又要在兩條戰線上作戰,當然顧此失彼。到1996年下半年,他感到需要外援時,因宏觀調控影響至深,各處都資金吃緊,隻好竭澤而漁。

進入7月份以後,保健品銷量急劇下滑,維護生物工程正常運作的基本費用和廣告費投入不到位,許多公司一籌莫展,隻好等待總部政策。進入8月份,史玉柱發動了一場秋季攻勢,力挽頹勢,但並未奏效。所有公司完成任務率都有程度不同的下降。

巨人大廈抽幹了巨人產業的血,史玉柱把生產和廣告促銷的資金全部投入到大廈,結果生物工程一度停產,資金補給線嘎然中斷。

從11月份開始,史玉柱控製住從巨人產業流向巨人大廈的每一分錢。一刀斬下,巨人大廈與巨人產業瞬間涇渭分明,但為時已晚。

盡管史玉柱勉力支撐,但他已回天乏力。直到1997年1月12日,危機總爆發。當大難臨頭之際,沒人能幫史玉柱。盡管他堅信巨人不會因此趴下,終有東山再起之日,但已身陷四麵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