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企業經營失敗案例剖析“蘋果”落地的啟示(2)(1 / 3)

哈佛大學當時研究的重點是雷達,雷達也需要高速電子計算機來輔助計算目標的方位和距離。於是他開始接觸數字電路,而數字電路主要是用於有著高速計算能力的機器上的,也是即日後所稱的“電子計算機”。王安對電子計算機研究堅持不懈,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奮鬥的初衷都沒有絲毫改變。由於他的執著追求,這位哈佛大學實驗室的研究員終於發明了電子計算機的“記憶磁心”,他還要把發明的“記憶磁心”申請專利。王安的舉動令哈佛同行很吃驚。因為當時的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應由政府來做,或者用於政府的工作,而王安卻要另辟溪徑,把“記憶磁心”用來申請專利,作為商業用途!為此,王安決定自費申請專利,並對電子計算機和記憶磁心的使用提出了34項權利要求。

盡管申請專利成功,然而王安也遇到了麻煩,因為這不符合哈佛當時的政策。按照校方的規定,大學的研究室不得從事商業應用領域的研究,特別是電子計算機。校方認為電子計算機的研究方向應該是如何利用它擴展知識範圍,而不是作為盈利的工具。由於與王安的想法背道而馳。王安麵臨一次艱難的抉擇。他天性熱愛自由,不願愛束縛,他從不想幫私人公司“打工”,也不想在任何公司或學術研究機構工作。

(二)抓住機遇,振翅高飛

在這種情況下,王安認為自己得獨立創業了。當然,他將為此失去“鐵飯碗”,但他有信心賺得更多的錢。幾經波折,王安終於與一些大公司達成協議,承擔製作他們所需要的計算機零件和專用設備。1951年,王安出售了“記憶磁心”的專利權,然後用所得的50萬美元在波士頓創辦了王安實驗室,開始了他一生中具有重要轉折意義的奮鬥史。

1955年,王安計算機公司正式成立了。公司剛剛成立時隻有夫婦兩人,年營業額也僅1萬多美元。

然而,從哈佛大學出來以後,轉眼十幾個春秋匆匆而過,王安的公司卻一直沒有多大的起色。當時的電子計算機真正用於計算的隻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加減,在遇到更複雜的計算時還得使用大型的立式的計算機。但這種大型立式計算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計算的問題越複雜,運算就越慢,幾經思量,王安決定公司的發展就以這種計算機的研製為突破口。

60年代初斯,王安實驗室便開始著手一種對數計算器的開發。經過幾年的潛心研究,他終於找出了一種對數的方法:他利用計算機的儲存功能,經由幾個常數的運算公式,一下子就可以產生任何數字的對數。由於這種運算方式的突破,王安實驗室生產的計算機在運算方麵比其他公司生產的同類產品要快捷和方便許多。在使用這種LOGI的時候,隻需要按下一個鍵,在1/100秒內就可以得到計算答案。更讓一般用戶感到方便的就是LOGI機可以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

王安知道,要打開自己產品的銷路,做廣告已是迫在眉睫了。但開始時,王安公司隻是做一些文字、標語式的宣傳。為了把產品推向廣闊的市場,使公司名揚萬家,王安在康諾斯的努力下,終於衝出了常規的簡單的文字廣告宣傳,開始在電視上為自己做廣告。那時能在有線電視上做廣告的電腦公司屈指可數,僅有IBM、施樂和好利威爾3家大公司。而王安不惜花費巨金115萬美元在哥倫比亞廣告公司的節目中播放30秒的廣告。從此王安公司產品的銷售市場出人預料地擴大了,產品如潮水般地銷了出去,並且用戶對王安的產品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LOGI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1965年LOGI機剛剛上市,每台的平均價格是6500美元。

1966年王安的公司平均每月可以賣10台LOGI機,這樣每月至少就有6.5萬美元的收入。1967年王安公司的計算機銷售額達425萬美元,是上年度的8倍!為滿足生產和銷售的需要,王安實驗室的人員增加到400多人。公司已成為60年代末上市股票炒得最熱的公司之一,王安公司的股票第一天上市時開盤為12.5美元,收盤為40美元。

1967年,考布勞與王安共同開發了“700計算器”;70年代中期,王安實驗室的兩大骨幹考布勞和莫若斯開始了文字處理機的研究設計。他們認清了過去的文字處理機都是由若幹個終端組成,這些終端又都連接在一台計算機上,計算機一次隻能處理來自一台終端的信息,在這台終端的信息沒有處理完之前,其他準備輸入信息的終端隻能等待。針對這些弱點,王安等三人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使每台文字處理機都裝上自己的微機處理。通過反複的實驗,1976年,王安的新一代文字處理機問世了,它又把公司推向另一個高峰。

王安把文字處理機介紹給普通用戶,用戶對這種文字處理機寵愛有加。它又給王安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公司的銷售額從1975年的7580萬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3.2億美元,公司股票每股的利潤從1971年的16美分增加到1982年的1.17美元,增加了近8倍。5年間王安公司的雇員從4000人增長到2.48萬人。1978年,王安公司的生產線又出現了一顆“巨型炸彈”——VS微型計算機。當1979年VS電腦全麵推向市場時,它成了王安的第三種熱門貨。在以後的幾年內2200機、VS機和文字處理機為王安帶來了幾十億美元的財產。1970年,王安公司在美國電腦行業根本名不見經傳,但到1981年,王安公司已坐上第11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