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當蘋果機被職業人員以及商人廣泛接受時,公司發展再上新台階,當IT&T同意為蘋果公司作國際代理時,公司的國際市場也建立起來了。1978年的銷售量將近800萬美元。
為了滿足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並保證市場不被其它競爭者奪走,蘋果公司將原來2.2萬平方英尺的規模擴大到10萬平方英尺。1979年公司的銷量達到4800萬美元,是前一年的六倍。公司還建立了五個獨立的銷售渠道來麵向市場。
1980年,蘋果-Ⅱ型機售價1435美元,銷售市場仍然看好。這一年公司還增加了價格較貴的蘋果-Ⅲ型,並做了大量廣告。蘋果-Ⅲ型主要麵對職業與商業市場,而不是麵向家庭。但這種機型卻出現了一係列的技術問題,由於主線路板溫度過高,產品不得不重新設計,使得公司850個銷售商無貨可賣。好在許多顧客可購買蘋果-Ⅱ型。公司不得不通知把已售出的1400台蘋果-Ⅲ型送回來返修。直到1981年12月,蘋果-Ⅲ型才重新上市,如果不是蘋果-Ⅱ型銷售依然看好,那麼蘋果-Ⅲ型的問題也許將威脅到整個公司的生存。
1981年秋天,IBM公司進入了個人計算機市場。這時的蘋果公司已超過湯迪公司,並成為IBM的主要競爭目標。為了增加對顧客以及銷售商的服務,蘋果公司又新增了三個供應中心,蘋果-Ⅱ型得到進一步改進,被命名為蘋果-Ⅱ型增強型。1981年公司平均每月能賣出1.5萬台,當年銷售額再次猛增到3.34億美元。
蘋果公司1982年的銷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銷售額增長了74%,達到5.83億美元,利潤增長率超過56%。雖然此時已有100家生產商進入個人計算機領域,但蘋果公司仍以24%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公司加強了銷售網絡,增加了用於產品研究發展以及市場營銷的資金。他們同時新建了兩個服務中心,使服務中心的總數達到12個。
IBM的入侵還是給公司帶來了一些陰影。蘋果最主要的威脅是下有阿塔利、中校、湯迪公司,上有IBM、施樂、惠普以及其它公司產品的狂轟濫炸。
1983年,蘋果公司推出了新產品——“利莎”,公司希望通過它吸引到更多的新客戶。1983年末,公司針對家庭以及職業人員市場,又推出麥克塔什,雖然IBM公司的種種努力已造成了對上述新產品的壓力,但不管怎樣,蘋果公司在1977~1982年取得的成功還是非常巨大的。
二、走入困境的蘋果公司
蘋果電腦的出現,與其說是信息技術的一次革新,毋寧說是電腦領域的一場文化革命。喬布斯給世人的貢獻不僅是新型的個人化計算工具,而且是挑戰權威,讓每個人都充分享受到信息的“民權”,他的成功與其說是機器的成功,不如說是觀念的凱旋。喬布斯給蘋果留下的觀念遺產使蘋果贏得了最忠實的用戶,同時也給公司留下動蕩的種子。而這對一家企業而言,簡直就是致命的。
在1985年和1986年,蘋果公司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不僅公司內部出現了主要矛盾,而且銷售數字也反映出其它一些問題。1983年,百事集團的子公司百事公司的總經理約翰·斯庫雷放棄了成為整個資產75億美元的集團主席的機會,來到蘋果公司出任總經理。他是因被計算機行業的強大挑戰以及喬布斯的巨大成功吸引來的。
斯庫雷很快就覺察到喬布斯不願將公司放手給自己管理。1985年春,蘋果公司開始出現困境,第一季度甚至有了虧損。另外,喬布斯親自負責的麥克塔什部門也長期停滯不前。因此,斯庫雷勸說公司的股東們把喬布斯的經營大權交給他管理。
因為被貶到有名無實的主席職位上,1985年9月12日,喬布斯宣布他要在大學周圍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幫助他們發展以科研為目的的計算機係統,而且要求蘋果公司的五個主要負責人一起參加。這一下惹惱了董事會,他們命令喬布斯立即退休。經過很長一段法庭上的較量之後,有傳言說喬布斯放棄了主席的職務,帶著商業秘密離開了公司。
1985年,蘋果公司銷售額達19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51%,利潤達6900萬美元,比起慘淡的1984年上升了86%,但市場上已出現了不祥之兆。公司在世界市場上1000美元至1萬美元價格的計算機市場占有率在兩年時間由19%降到了11%。在一個以飛速發展著稱的行業中,一直為蘋果公司提供65%的收入以及大部分利潤的蘋果-Ⅱ型計算機已經有九年的曆史了。公司的利薩機與蘋果-Ⅲ號一樣失敗了。而看好的麥克塔什銷量隻有公司預計的1/4。1983年高達63美元的股票在後來的股市蕭條期曾跌至14美元,現在勉強在30多美元浮動。總經理斯庫雷預計,1986年的銷售額隻能維持在1985年的水平,但是由於削減了成本,有可能提高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