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薪酬製度之外,創業者還要製定激勵製度。公司的薪酬製度和福利製度是兩個不同的製度,初創的公司尤其要將其區分清楚,否則會導致工薪製度和激勵製度的混亂,打擊員工的工作熱情。公司要想對那些給公司作出卓越貢獻的員工給予激勵,就不能僅僅依靠給他在原崗位上加薪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而應該采用一次性的獎勵或者升職加薪的方法。
8.納稅是企業應盡的義務 → 稅務知識
企業在還處於生存階段的時候就要納稅,這可能會讓創業者覺得十分為難,但這又是每個公民和每家公司應盡的義務,是不可避免、必須做的事情。因此,當我們要付出這部分的稅務資金的時候,怎樣才能夠做到既穩妥又順利呢?
冉臣原本在某家電子製造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他工作了五年,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工作經驗之後,決定自立門戶當老板。據冉臣的了解,目前個人可以選擇的創業方式主要有四種:作為個體戶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成立獨資企業、成立合資企業、成立有限公司。通過比較之後,冉臣發現,在別的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創業者所必須承擔的稅收會變成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個體戶的稅負,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個人獨資企業的稅負,從2000年開始停止征收企業所得稅,其投資所得按照個體商戶的經營所得來征收個人所得稅;合資企業的稅負和個人獨資企業一樣;有限責任公司的稅負,按照企業的利潤來繳納企業所得稅,稅率按照納稅所得額、企業規模和行業的不同分為三種檔次,通常來說,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冉臣給自己的公司作了稅務分析。假設冉臣的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為x,當x≤5000元時,前三種企業的稅率為5%,速算扣除數為0;有限責任公司的稅率為20%。當5000元≤x≤300 000元時,前三種企業適用的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為6750;有限責任公司適用的稅率為25%。從這可以看出,第一種情況,前三種企業方式的稅率小於有限責任公司,因此稅金繳納得比較少。第二種情況,前三種企業的稅率就開始高於有限責任公司了。
因為存在著速算扣除數,所以必須在這中間找到一個臨界點。用公式來計算,這個臨界點就處在“x×30%-4250=x×20%”,x=42 500元。這也就意味著,當企業應納稅的所得額x42 500元時,選擇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的稅務負擔較輕。算到這裏,冉臣就豁然開朗了:若他公司的年利潤小於這個數字,那麼選擇個體商戶、個人獨資或者合資企業形式來創業,要比選擇有限責任公司形式來得劃算;若年利潤約等於這個數字,那麼選擇何種企業形式都沒差別;若年利潤大於這個數字,那麼選擇有限責任公司形式比較劃算。
從冉臣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在創業前算好自己的稅負事宜,對創業中的成本節省是有很大幫助的。創業者有必要了解稅務的相關知識,為創業作好充分的計劃,這樣就不會在創業之後手忙腳亂,發現自己選錯了企業方式。以下我們整合了一些稅務方麵的基礎知識,創業者對此要好好把握。
(1)稅收的種類
①增值稅。從事商業經營的個體戶通常按照其銷售額4%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從事工業生產的,征收稅率為6%。
②消費稅。從事薯類白酒、鞭炮生產的個體戶應當按其銷售額繳納15%的消費稅。
③營業稅。從事服務業的個體戶應當按照其營業收入繳納5%的營業稅。
④城市維護建設稅。這種稅是按照個體戶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稅額附征的,實行1%~7%的地區差別稅率。
⑤個人所得稅。其中生產、經營所得應當按照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納稅,股息、紅利、財產租賃所得的稅率為20%。
⑥房產稅。其中按照房產餘值計稅的,稅率為12%;按照房租收入計稅的,稅率為12%。
⑦城鎮土地使用稅。這種稅是向使用城鎮土地者征收的,實行有地區差別的幅度稅額標準。
⑧屠宰稅。此稅是向屠宰戶或者收購豬、牛、羊等應稅牲畜者征收的,使用定額稅率或者比例稅率。
(2)部分行業可免稅
持有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核發的下崗證的下崗職工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文件精神,可享受免征稅或者少征稅的政策。
這些行業包括:家庭清潔衛生服務,初級衛生保健服務,嬰幼兒看護和教育服務,殘疾兒童教育訓練和寄托服務,養老服務,病人看護,幼兒、學生接送服務(不包括出租車接送),避孕節育、優生優教谘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