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心裏也沒底。細數我明家近百口人,從近親到遠親,竟沒幾個經商的,而且我對商業的了解隻有電視劇中的橋段,看來隻能靠自己摸索了。記下打聽到的各種物品、食品、酒和地產的價格後,我到處閑逛起來,熟悉了下各行行情,便打道回府了。
總的來說,這在商業上的發展還是對我有利的,許多基本的商業手段都還處於萌芽階段,所謂廣告業不過是讓別人到處散播小道消息,什麼某某店衣服特別好,某某酒樓什麼什麼菜特別正點……
明綺,加油!
思前想後,我決定做飲食業。在我看來,這是最有發展潛力的領域,真多虧了我是個吃貨啊。
做菜,大概是我最有用的特長了吧。
我和嶽仁商量了下,用二十兩買下了城西居民區附近的一間小鋪子。決定先老老實實幹,博得了普通老百姓的喜歡再說。由於城中許多酒樓飯菜都特別貴,有些不用幾十文錢的菜能被他們提價到幾百文,普通百姓一年不到十兩的收入哪裏敢去,而他們能去的小鋪子又大多隻賣饅頭和特色小吃,於是我決定開一家小飯館。
有飯有菜有酒有小吃,還有南方不大吃得到的麵,都是在原料錢的基礎上再加個十幾文錢就算是定價了。嶽仁本身家中就有點兒家底,去過大酒樓的他看了我的定價表後直說太便宜了。
我笑,要的就是這效果,有便宜不貪的才傻呢!
準備開店,說說隻有四個字,真正要做的事情卻多如牛毛。前兩天嶽仁給我帶來了三個小孩,說是衙門裏幾個衙役家的,既管不住又沒錢送他們上私塾,聽說我缺幫手就送到了嶽仁那裏。
我看那三個小男孩都十三四歲的樣子,一個個泥猴似的站著,身上的衣服好像是用補丁拚起來的,在秋天的寒風中,怎麼看怎麼可憐。
古代的又一個好處來了,可以收童工……
我把他們領到屋裏,一個接一個塞進浴桶,勒令他們洗得不留一點兒泥巴,然後奔出門去給他們買了衣服。洗了澡,又換了新衣服,這三個孩子簡直煥然一新。
我扯開嘴巴朝他們笑,很隨意地說:“洗了澡,舒服吧。”
他們忙不停點頭。
“那麼,從你開始,自我介紹下吧。”我蹺起二郎腿,隨手指了個人,然後……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起名能力。
這三個孩子分別是十五、十四、十三歲,名字則是天壽、滿福和豆苗。
“你們有什麼特長嗎?或者說會做些什麼?”
結果都是些挑水種菜做家務什麼的,於是我讓最小的豆苗做小二,另外兩個就充當苦力啦。有了下屬,我的工作領域又擴大到了職工管理。由於經商方式有點兒改變,我還要親自開展員工培訓。
不過十多天時間,我仿佛不是十七歲,而是二十七歲,還沒錢買補品……
嶽仁是最爽的,太平時代,他每天豬一樣地活著,吃了睡睡了吃,偶爾頂著張洋娃娃臉到我的小鋪來溜達溜達……然後被我抓去做苦力。
對店的起名,我們討論了很久,我的意思是要新穎點兒,嶽仁則希望文化味濃點兒。其實身為探花,對題名他是最有發言權的,看我手下那三個小子似乎也讚成“悅食居”。
這麼俗,他怎麼想出來的?
於是我奮筆疾書,寫下了樓外樓、知味觀、奎元館、采芝齋、九佰碗等杭州有名飯店的店名,扔給他們自己挑。
嶽仁大歎走眼,最後考慮到店所麵向的是普通老百姓,不適合很高雅很有才氣的名字,於是名字就起為“知味觀”。
未來人獲勝!
我很厚顏無恥地讓嶽仁寫了匾額掛上去。
這個時空的名店知味觀,就由我來發揚光大吧!
知味觀開張了。
一個曆史性的時刻,另一個時空的杭州名店知味觀開始了它的征程!
十月三十日,開張的日子,不能說是盛況空前,隻能說是人山人海。
當然開張前我是做了點兒工作的。
我讓嶽仁找了許多會寫字的來寫傳單,上麵有我們一部分菜的價格和本店的簡介,還有一些優惠活動。比如每天有一個不同的特色菜減價大酬賓,點滿了多少錢可以優惠多少,第一批去的客人還可以獲得一張會員卡,凡去消費就能獲得八折優惠,當然有效期一年,一年後可以交錢延期,還會不定期地舉行各種優惠活動等。
天壽幾個用糖葫蘆為誘惑,找了許多小夥伴發傳單,範圍之廣,遍及全城。我不得不感歎古代孩子娛樂活動少,隻有大家在一起才玩得起來,都交心,還實在。
考慮到很多點子會被別的店抄襲,我們隻寫了減價酬賓和點滿優惠,至於別的就用突擊優惠,讓客人驚喜連連。而嶽仁這兩天一直感歎所托是人,說我是舉世之奸商,絕對是錢眼裏打拚過的。
我鬱悶,這些方法放現代誰都會吧,關鍵是有沒有這個條件。
開始的工作出乎意料的輕鬆,本來我以為會忙死,結果嶽仁掏私房錢給我雇了很多廚娘,都是附近村子裏樸實的農民。炒菜控火歸她們,調味製醬配菜歸我,我隻要不停配調料和動動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