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投資專家認為,任何一家公司,不論實力多雄厚,也不會像債券一樣能確保未來現金收益。因此,他們堅持,更恰當的折現因素應當是無風險的回報率加上證券風險差額,風險差額反映了公司未來現金流的不確定性。巴菲特沒有用風險差額,相反,他依賴安全邊際,安全邊際來自第一步中的差價購買,他還依賴公司持續的、可預測的收益。巴菲特說:“我在確定性上下了很大工夫,如果你像我這樣做了,所謂風險因素的概念就毫無意義。”
在實際操作中,普通投資者很容易被資本、現金流、附加值等等名目繁多的經濟學術語搞得頭痛,進而采用所謂“股評家”們的建議了。因為那些人總是說得清楚又明白,他們建議你在哪個價位買入那隻股票,多少天後在哪個價位將其拋售,這樣你便可以獲利多少。這種想象加誇張的方式常常讓投資者還沒有開始選股,感覺上好像已經賺了錢似的。
實際上,所有這些簡捷的投資測度方式——高的或低的本益比、價格—賬麵價值比和股利發放,以及任何方式的組合——都不足以決定一個投資人是否確定購買到了值得購買的企業,和確實以獲取價值為原則,來操作他的投資。
不管企業是否成長,在盈餘上顯示出的是起伏不定或是穩定的狀態,或擁有相對於目前盈餘與賬麵價值過高或過低的價格,投資者應以折現後現金流量最便宜的公司,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
同時,你若能以低於企業內在價值的錢買進它的股份,並對它的管理充滿信心,同時你又買進了一批類似於該企業的股份,那你賺錢的時候便指日可待了。巴菲特提醒您
你不必等到企業的股價降到低穀才去購買它的股票,你所選企業股票的售價必須低於你對它所確定的內在價值,並且企業要由誠實能幹的人經營。投資課堂
投資者應關注股票內在價值
隨著近期股票市場的反彈,投資者開始尋找廉價股。這種方法被稱為“內在價值投資法”。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運用這種投資策略。其目的就是為了尋找這樣一些公司,雖然它們不被人重視或出現了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但它們有能力使自身的股價重拾升勢。其實,歸根到底就是要發現陷於困境而又具有內在投資價值的好企業。
這種投資策略的運用在於:如果你選擇正確,你所獲得的投資回報就會超出大盤的表觀,你的投資組合會使你收益頗豐。此外,由於具有內在投資價值的股票都已跌得麵目全非,一旦市場重新轉入跌勢,你通常也能避免部分損失。
找到股票的理想價位
即使企業的業務易於理解、有持續的贏利能力和由股東利益導向的管理層來領導,並不能保證投資成功,還必須以比較明智的價格購買。
——巴菲特
確認那些創造高於一般水平的收益的公司,然後以低於其價值的價格買下。
華爾街經紀人常常將買什麼與用什麼價錢買的問題混雜成一個令人迷惑的金融煙火,將焦點集中在買什麼的問題上,而完全忽略價格問題,以提高投資效率。就像珠寶或藝術品的推銷員,把形式美學放在功能問題之前,華爾街經紀人亦認為一個企業的財務具有美學品質,並成功地將價格與實體做一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