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沒有人動,廚房裏的溫度越來越高,他已經感到自己快出汗了;千萬不能出汗,汗是鹹的。油抖動了一下,冒起一絲青煙,煙很淡,青色;冒得很快,隻有0.2秒的時間。
他已看到,他已出手。
半碗肉片已經倒入油鍋,他正在快速地翻炒,他的右手拿著鍋鏟,來回翻動,才幾秒鍾,肉已熟了。
菜沒炒好,他卻關了火,難道這個菜已經燒壞?高手燒菜,稍有瑕疵,就會倒掉。菜沒有被倒掉,他拿起黃瓜,倒入鍋裏,繼續炒著。一縷清香飄起,他已將菜盛在了碗裏。
每次大戰勝利之後,他就會清嘯幾下,看著天地,融在其中。現在,是清嘯一下的時候了,他慢慢地抬起頭,叫道:“老婆,開飯了!”
劉備:我這一輩子
劉備成立蜀漢電影公司兩年多了,連一部大製作都沒拿出來。快60的他一想到自己在影視圈混了三十多年,便深有感觸。於是,他奮筆疾書寫下了自己的回憶錄。
我們家祖上也不是凡人,我曾祖的曾祖的曾祖也是大財團“東漢影業”的家族成員。可惜老太爺沒如數上繳提成,給趕出了家族,到我這一輩家裏已經完全沒落了。家裏窮,我也就沒讀過什麼書,就是那年上京城賣草鞋的時候旁聽過中央戲劇學院名導盧植的兩堂公開課。可惜沒在他那兒混到文憑,為這事,圈內人一直都不大瞧得起我。不過就是這幾堂公開課使當時貧賤的我立下了打進影視圈、成為一代大導演或大製片人的遠大誌向。
在我28歲那年我終於有了進入影視圈的機會。那年東漢影視籌拍大型史詩巨片《黃巾之亂》,我應聘當上了一名臨時演員。也就在那時我認識了關羽和張飛,後來我們三人共同演出了多部影片,那是後話了。盧植老師是本片的副導演,他安排了一個漢兵乙的角色給我,使我在影片中有幾段比較出彩的演出。之後我就跟東漢影業簽了合同,正式成為東漢旗下的一名演員。
在演藝圈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幾度沉浮,曾經辭過職,後來我們兄弟三個又作為武打演員,在《虎牢關》中跟當時的頭號小生呂布演過對手戲。在電影《徐州爭奪戰》中我終於擔綱做了男主角,呂布就是在拍完那部電影後沒落的。那時候東漢影業實際上已經被曹操收購了,我們都知道,實際上他才是東漢的董事長。曹操有些嫉賢妒能,雖然跟我表麵上挺親熱,聲稱影視圈以後就是我們倆的天下,其實暗地裏一直在排擠我。所以我找了個機會就脫離了東漢影業,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徐州電影製片廠。
身在小公司,我手頭一沒資金二沒技術。雖然我手下兩大明星關羽和張飛不錯,可也隻能靠他們撐場麵,其他簡雍、靡竺之流隻能跑跑龍套而已。很快我的公司就被曹操擠垮了。我隻有投奔袁紹的河北電影公司。袁紹倒很器重我,讓我當了製片人。在我的鼓動下,袁紹拍板決定和東漢影業合拍巨片《官渡風雲》,順便提一句,關羽就是在這部影片中一舉成名的。沒想到這部電影卻成全了曹操,巨大的投資拖垮了河北電影公司,袁紹在貧病交加中吐血而死,他的公司也被東漢影業收購。我又成了無業遊民。
可是我的意誌沒有垮,在失業生活中我又糾集了散處四方的關羽、張飛等老部下,還結識了同樣失業的英俊小生趙雲。我帶著這批部下投奔了遠房表哥劉表——劉表的荊州娛樂有限公司當時還勉強維持著收支平衡。在荊州工作的這段時間裏,我反思了過去的失敗教訓,最後得出結論,過去的失敗都是因為我缺乏一位好的製片人。
我專程拜訪了隱居在襄陽的名製片人諸葛亮。說起這位諸葛亮可了不得,此人以前從未執導或出演過任何影片,可是圈內卻盛傳他的大名。真是行家不出手,也知有沒有。果然一見之下,諸葛亮就為我定下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吞並荊州娛樂和西蜀電影,依托東吳影視,共同對抗曹操的東漢影業。
諸葛亮為我製作了兩部低成本影片《博望坡》和《火燒新野》,這是我們公司首次盈利的兩部影片。在曹操收購荊州娛樂之後,重新獨立製片的我們和老對手合拍了《長阪雄風》,在這部影片中張飛和趙雲充分發揮他們的演技,在影迷心中樹立起了他們一流動作片明星的形象。接著就是戰爭巨片《赤壁之戰》,這是在我領導下的荊州娛樂、孫權的東吳影視和東漢影業三方的首次合作,規模空前,演員陣容強大,三方盡遣旗下的大牌明星出演。影片上映後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座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