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營銷之血--卓越的營銷渠道(1)(3 / 3)

20世紀90年代,國美電器、永樂電器等一批家電賣場出現了,其發展速度之迅猛令人瞠目結舌。於是消費者逐漸改變了原先在百貨店購買電器的習慣,“逛逛家電賣場”成了他們的第一選擇。2004年,國美老總黃光裕也因此排在了英國人胡潤編寫的中國富豪榜榜首。更重要的是長虹、美的等一大批國內家電廠商在國美電器、永樂電器等一批家電賣場的影響下,或不知不覺或被逼無奈,企業的經營方向,隻能關注“規模,越來越大的規模”。家電業的產業規則已經由家電賣場改寫!未經國美們同意,家電製造企業不得低價促銷、場外交易,甚至連廣告費也漸漸付不起了。

進入21世紀後,消費者突然發現身邊又多了一種新終端--平價大藥房,提供更便宜藥價的大藥房,其營業的火爆場麵令人歎為觀止。更值得關注的不僅有平價大藥房,而且還有平價大藥房背後的九州通等一批成規模的醫藥代理商。這些九州通們擁有成規模的藥品采購經銷能力,環境良好的交易大廳,保存條件完善的醫藥倉庫和物流係統,使大量醫院(尤其是民營醫院)、平價大藥房、城鄉醫藥網絡有了更好、更放心、價格更便宜的藥品供應。藥價的持續下跌,除了政府幹預、企業讓利,更有九州通們的功勞。

除了以上單體規模巨大的渠道力量外,以連鎖形式發展的渠道更是發展迅猛。從超市、便利店、家電專業店、藥店、書店等品類店到洗衣店、服裝專賣店、汽車服務店等產品或服務專營店。2004年初,我國就已有1900餘個特許經營體係、近8.2萬個特許加盟店,從業者約200萬人,並且從商務部商業改革司負責人的評價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現在連鎖加盟類的渠道,在規模上每:年發展的整體速度達到驚人的50%以上。

每一種類型的渠道連鎖店、加盟店都是渠道中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們改變著中國不同行業的產業規則,如最為明顯的服裝業,其終端由原先的小店向專櫃、再向專賣店方向迅速轉型,而客戶也從原先零散的批發類客戶(傳統經銷商)向批發、零售兼顧的新型渠道商轉移(除批發功能外,兼顧區域專賣店擴張的區域加盟商)。杉杉、美特斯邦威等一批改革先行者,在各自的領域內,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

除了連鎖形態的渠道力量外,有獨立資源價值的渠道更是能量不小,如酒行業的餐飲渠道、醫院等。

酒行業餐館買店成風,因為餐館賣什麼酒餐館自己說了算,在很多時候,服務員的介紹和餐館的進貨範圍能直接影響酒類企業的生死。如浙江石梁啤酒,采用以買斷酒店的方式在浙江市場迅速崛起;在白酒業不買店的中高檔白酒企業更是很少聽聞;同樣企業可以買店,經銷商同樣可以買店,陝西天駒從餐飲終端起家,並被譽為“西北酒王”;更有不少餐館走連鎖道路或平價路線,意圖更大程度上利用買店的費用來贏利。酒行業,餐館類終端和能影響或控製餐館的渠道力量,能決定了酒行業的“流行”,因為“這東西大家都喝,肯定流行”“這東西局長們都在喝,夠檔次”……

有獨立資源價值的渠道,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們能夠最終影響消費者決策,所以它們能夠改寫產業規則。醫院正是如此!醫生的推薦往往決定了患者的用藥方向,而由於大部分藥品化學名相同,但產地、廠家、品牌的不同,醫院就有很多選擇,因此最能搞定醫院采購、各科室主任的藥廠就有最好的銷售通路,年產值超過80億元,5年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0%的揚子江藥業就是最好的例證。

從零售賣場到連鎖終端,從家電、服裝、酒飲、醫藥等行業渠道力量的變遷到這些渠道成員的發展速度,我們不難看出“渠道是決定產業走向的重要力量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些行業內的製造類企業活得很累,因為它們要“討好”渠道;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些製造類企業活得很輕鬆,因為消費者不在乎“誰生產”隻在乎“在哪裏買”。

為什麼渠道能夠決定產業走向呢?

這主要分為兩大類原因:第一類是顯性原因,即能夠直接看到並判斷的原因--規模和資源稀缺性,因為規模導致便宜而這是影響消費者在哪裏購買的重要因素,因為渠道資源的稀缺性導致製造商的爭奪;第二類原因是隱性原因,即渠道成員擁有的能力或資源能夠間接影響產業走向,其中包括渠道成員的資金、人氣、網絡、人脈、技術等。

渠道決定產業走向的顯性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