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心理暗示細節——不動聲色牽引客戶意願(2)(2 / 3)

所以,一旦你需要在家中開展銷售工作的時候,可以跟客戶說:“我們何不坐在餐桌旁呢?在那裏會更舒適。”然後主動地邀請,這樣銷售工作就能更好地開展。

細節5:讓客戶回答“是”,逐步取得客戶的心理認同

在推銷的過程中,若能一開始就讓客戶說“是的”,說明這件事已經成功了一半,你若能讓對方連續說“是的,是這樣”,那麼這件事已有99.9%的把握。在你與客戶溝通的時候,你有沒有讓對方不斷地說“是的,是這樣”?你有沒有讓對方不斷地點頭表示對你的讚同?

如果沒有,你就必須從現在開始改變你的談話策略,想方設法地讓對方說“是”。實踐表明,在談判中“不”的出現是一個最不好的開始,一旦對方說出一個“不”字,意味著你的觀點未被認可,如果對方連續說出幾個“不”字,你最好趁早結束你的談話,因為你的談話並沒有得到對方的歡迎。所以,你想改變結局,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話題,或者改變談話的策略。先強調對方和你都讚同的部分話題,然後慢慢地在雙方都有分歧的部分中,找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部分,來縮短彼此之間的差距。隻有雙方達成合作,才能達到雙贏,這樣你將會最終獲得談判的成功。

記住,這就是談話的技巧。如果你遇上一些比較難對付的客戶,一時半會想不出好策略的時候,你最好馬上試試,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實用的了。

為什麼有些銷售人員可以很快與對方達成合作,而你的談判總是說得很多,成交的卻寥寥無幾?你千方百計地向對方解釋你的觀點,介紹產品的優勢,滔滔不絕地使盡自己的口才,可總是不盡如人意?其根本原因就是你沒有讓對方說“是的”,“是這樣”。

許多銷售人員總是喜歡順著自己的思路強調自己的觀點,總以為自己應該說得越多越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證明自己的口才。其實他們這樣做並不一定就能說服對方。事實上,在你與他人的交流中,你要想方設法讓對方說“是”,因為,你們的交流決定著對方對你的反應,以及對方是否決定與你合作。“是”的回答意味著對方對你的許可和讚同,意味著同意你的見解或觀點,也意味著可以與你合作。

讓對方說“是”,是一種說話的藝術,如果你學會了這種藝術,你將終身獲益。

使用讓對方說“是”的方法,有幾點要特別注意。

(1)一定要創造出讓對方說“是”的氣氛,千方百計避免對方說“不”。因此,在提出問題的時候應該精心考慮,不可信口開河。例如:

一名銷售人員與客戶之間發生了一場對話:

“今天還是和昨天一樣熱,是嗎?”

“是的!”

“最近通貨膨脹,治安混亂,是嗎?”

“是的!”

“現在這麼不景氣,真叫人不知如何是好!”

這一類問題雖然很正常,不論銷售員如何說,對方都會回答“是的”,好像已經創造出肯定的氣氛,如果說注意他說話的內容,卻製造出了一種讓人無心購買商品的悲觀氣氛。也就是說,客戶在聽到他的詢問之後,就會變得心情沉悶,當然什麼東西也不想購買了。

(2)要使對方回答“是”,提問題的方式非常重要。什麼樣的發問方式比較容易得到肯定的回答呢?最好的方式是:暗示你所想要得到的答案。

在推銷商品的時候,不應該問客戶喜不喜歡,想不想買。因為你問他“您想不想買”“喜不喜歡”時,他可能回答“不”。因此,應該問:“您一定很喜歡,是吧?”當你發問而對方還沒有回答之前,自己也要先點頭,你一邊問一邊點頭,可以誘使對方做出肯定回答。讓對方說“是”,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要說的話說對。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人是不可能被說服的,天下隻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任何人去做任何事,那就是讓他自己想去做這件事。而讓他自己也想去做這件事,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認為你說的是對的,認為他是在遵守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