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6:注意握手時的細節問題
握手,對於銷售員來說並不陌生。每天與客戶見麵時幾乎都會用到這種禮儀。握手是一個並不複雜卻十分微妙的禮儀。作為一個細節性的禮儀動作,做得好,它好像沒有什麼顯著的積極效果;若做得不好,它卻能明顯地顯示出負麵效果。總之,對於銷售員來說,掌握正確的握手禮節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避開不宜握手的時機
一般來說,當遇到下列情況時不宜握手:對方手部有傷;對方手裏拿著比較重的物品;對方忙著別的事,比如打電話、用餐、主持會議、與他人交談等;對方與自己距離較遠;對方所處環境不適合握手等。
2.掌握握手的次序
在正式場合或社交、休閑場合,誰先伸手是有講究的。正式場合,握手的次序取決於雙方的職位和身份;在社交、休閑場合,則主要由雙方的年紀、性別、婚否來決定。通常,握手的次序應遵循以下幾個規則:
(1)職位、身份高者與職位、身份低者握手,職位、身份高者應先伸出手來。
(2)女士與男士握手,女士應該先伸出手。
(3)已婚者與未婚者握手,已婚者應該先伸出手。
(4)年長者與年幼者握手,年長者應該先伸出手。
(5)長輩與晚輩握手,長輩應該先伸出手。
(6)社交場合的先到者與後來者握手,應由先到者先伸出手。
(7)主人應先伸出手來與到訪的客人握手。
(8)當客人起身離開時,應該先伸出手來與主人握別。
3.掌握握手的動作要領
握手分為舉手相握和雙手相握兩種。
單手相握。用右手單手相握,是常用的握手方式。單手相握又分為三種:一是“平等式握手”,即將手掌垂直於地麵並合握,地位平等或為了表示不卑不亢多采用這種方式;二是“友善式握手”,即將掌心向上與對方握手,這種握手方式能夠顯示出謙恭、謹慎的態度;三是“控製式握手”,即掌心向下與對方握手,這種握手方式給人的感覺是自高自大,不應采用。
雙手相握。雙手相握又稱為“手套式握手”,即用右手握住對方右手後,再以左手握住對方右手的手臂。這種握手方式適用於親朋好友之間,它可以表達自己的深厚情誼,不適用於初識者或異性,那樣會被誤解為討好或失態。
一般來說,握手的動作要領是:
(1)握手時應該麵帶微笑,注視對方的雙眼,神態要專注、熱情、友好而自然。當然,必要的問候語也是不可少的。
(2)與他人行握手禮時應起身站立,以示對對方的尊重。
(3)握手時雙方之間的距離保持在1米左右為最佳。距離過大,顯得一方冷落怠慢了另一方;距離過小,手臂將無法伸直,握手的姿勢也會不太雅觀。
(4)雙方將要相握的手各向側下方伸出,伸直相握後形成一個直角。
(5)握手不可以不用力,否則會令對方感到你缺乏熱忱與活力;但同時也要注意不可以猛用力,否則有示威、挑釁之嫌。
(6)握手的時間不宜過短,但也不宜過長,時間應在3秒左右。時間過短,會顯得是在敷衍;時間過長,尤其是在和異性握手時,會被懷疑為居心不良。
4.了解握手的禁忌
(1)握手時,要注意自己的另外一隻手不要拿著報紙、公文包等東西不放,也不要將其插在口袋裏。
(2)握手時不要表現得爭先恐後,應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進行。
(3)女士在社交場合可以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但男士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在握手時戴著手套。
(4)除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之外,握手時戴著墨鏡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5)不要拒絕與他人握手,也不要用左手與他人握手。
(6)與基督教徒交往時,兩人握手時不要讓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狀。因為這樣的形狀類似十字架,在他們看來是非常不吉利的。
(7)握手時不要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不停。
(8)握手時,既不要長篇大論,也不要點頭哈腰濫用熱情,否則隻會讓人覺得過分客套。
(9)握手時不要僅僅握住對方的手指尖,也不要隻遞給對方一截冷冰冰的手指尖,更不要用很髒的手與他人相握,也不能在與人握手之後立即去擦自己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