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好關係才有好教育(3)(2 / 3)

尹老師,您好:

我是一位新媽媽,寶寶剛6個月。孩子快滿月時我和老公的關係就沒有之前那麼和諧了,主要原因來自婆媳不和。

由於我們夫妻雙方的母親年紀都比較大了,我坐月子時請了月嫂,和我一起照顧孩子,婆婆在月子期間主要負責買菜做飯。我本來是不想讓婆婆來照顧我們生活的,我一直覺得老人沒那份義務,但老公非要他媽媽過來不可。在月子裏婆婆總和寶寶說我是壞媽媽,盡管她是開玩笑,寶寶聽不懂,但我心裏也不舒服。很多時候不知她是什麼心理,對我總是有些幸災樂禍。比如我不小心摔了一個屁墩兒,她能笑上半個多小時;懷孕期間我不小心吃了螃蟹,事後知道孕婦不宜吃螃蟹,她知道後不是著急,卻是笑著說,“你這下可慘了,看你怎麼辦!”

婆婆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好的習慣,譬如吃飯吧唧嘴,做飯油大鹽多。我建議改變一下,她從來不聽。她愛和小區裏的人聊天,不管什麼人都能搭上話,還愛嘮叨個沒完,說我這個做得不好,那個做得不對,很多問題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孩子滿月後老公就讓婆婆回去了,但最近老公又讓她過來了,還花三千元租了房子,說要讓她帶孩子。我和老公說,我們的生活不要有旁人參與,寧願每年多給婆婆點錢,隻要她離我們遠一些,但他好像並不愛聽。

我很苦惱,不知該怎麼辦,害怕婆婆帶孩子有不好的影響。為此我甚至有時想,幹脆離婚算了,但又有很多顧慮。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您有好的建議嗎?謝謝!

尹建莉

你好:

很高興你在信中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希望婆婆不要參與你們的生活。很多處在婆媳不和關係中的媳婦一方麵抱怨婆婆,另一方麵離不開婆婆的照顧,既要婆婆當保姆,又要婆婆做親媽,什麼都想要,那樣就難辦了。

遇到既能給自己生活方麵的照顧,又能像媽媽一樣慈愛的婆婆當然是幸事,問題是這樣的事概率太小。而當下婆媳共處一室的情況在中國非常普遍,所以這方麵的矛盾實在是常見。婆媳關係不和,當然各說各有理。從你的來信看,你婆婆的做法確實欠妥,但如果單方麵聽她對你的評價,可能也是一堆問題——我說這個是想讓你放下評判,既不在意婆婆是什麼樣的人,也不在意婆婆嘴裏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們一定都是正常的人,都有優點也都有一些缺點。你們有一個關係,共同愛著一個男人,但你們是分屬於兩個家庭的兩個女人,本來就不應該攪和在一起。如果雙方都喜歡對方介入自己的生活,彼此協助,這是最理想的;如果雙方都看對方不順眼,各過各的日子是最好的。

所以,我支持你的想法,堅定地把婆婆打發走,這不是說婆婆不好,僅僅是不要她太多地參與你們的生活。當然可能會有人建議你通過改善婆媳關係來解決,但遠水不解近渴,而且這個方法很難奏效,改變一個人真是太難了。和婆婆維持友好關係的最好辦法不是整天待在一起,而是保持恰當的距離。

你已成家,有了孩子,是完全獨立的人,一定要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不要讓別人打擾你,哪怕她是婆婆。隻要你們結婚了,雙方父母就是“別人家的人”,在情感上依舊,但在生活空間上必須各歸其位,想多處就多處,想少處就少處,別說婆婆,就連你親媽都無權打擾你的生活。

當然這件事必須要和你老公協商一致。在商量的時候,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利害關係盡量講清楚。老公如果愛你、在乎你,他就不該無視你的感覺和要求,他可以暫時不理解,但必須接受,你要強勢些,時間長了,他最終會理解的。

也許他把媽媽接來,除了看孩子外,也有盡孝的成分,所以建議你在孝敬婆婆方麵一定要做到位。不讓婆婆參與你們的生活和你尊敬她、孝敬她一點都不衝突,你要真誠地向老人表示出尊敬,該怎樣表示親熱就怎樣表示。畢竟她為你養大了你的丈夫,而這個男人是你從很多男人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人家能教育出一個讓你喜歡的男人,是不是也很了不起?僅為了這一點,就該尊重和感恩她。

我覺得,跟老人相處其實不難,他們要的無非是晚輩的笑臉和一些恭維話。你可以態度友好地拒絕婆婆帶孩子,但完全沒必要在言語上和婆婆發生任何衝突。遇到事情,用不著說服對方,你可以不吱聲或口頭順從,但接下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自己有主心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