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為什麼說蘋果賣的不是產品而是商業模式(3 / 3)

據蘋果公司在2010年的數據顯示,這一年,蘋果App Store年收入接近18億美元,它與動輒數千億美元的蘋果年營業收入相比,隻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零頭。雖然蘋果公司通過向用戶出售終端產品獲得的收益要遠遠高於在音樂、電子書以及應用程序的收入,但如果用戶能通過App Store購買應用內容,就可以對蘋果銷售更多的終端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說,App Store是推動蘋果終端銷售的秘密武器,它將會是蘋果在未來發展中最具活力以及最具贏利空間的一塊肥肉。

假如說吉列公司將刀片賠本進行銷售是為了贏得刀片市場的份額,同理,一些遊戲廠商賠本銷售遊戲平台是為了能從遊戲銷售以及網絡服務的收費方麵獲得回報。但蘋果采取的策略卻與之截然不同——蘋果的模式是,從終端產品以及產品配件上獲利,而以很低的價格銷售在線商店裏麵的應用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蘋果產品的銷售額,還能增加和競爭對手交戰獲勝的概率。例如,微軟在此之前推出一款名為Zune的音樂播放器。在它還沒有和用戶見麵之前,業內專家學者就預測它將會和蘋果iPod產品形成有力競爭。但是,當它出現在用戶麵前時,卻沒有對iPod的銷量帶來實質性的影響。人們不禁要問:“蘋果憑借技術優勢通過封閉模式生產出的音樂播放器為什麼會迅速贏得用戶的青睞,而微軟的Zune卻遭到了用戶的拋棄呢?為什麼像微軟這樣具有超大規模的公司在學習蘋果發展模式時,卻沒有取得像蘋果一樣的成功呢?”

不容否認的是,微軟的Zune播放器是一款由微軟公司自己掌控著內部的係統以及硬件的好產品,它也效仿蘋果公司建立起了類似於iTunes那樣的在線音樂商店。但是,Zune卻沒有和iPod形成有力的競爭,其原因很簡單——蘋果的iPod已經不像早期的隨身聽一樣,僅僅是一個隻有音樂播放功能的設備,其真正吸引用戶以及不能被微軟取代的地方就在於它可以為用戶提供完美的內容,而這一切是蘋果公司通過長時間的文化積累獲得的。對此,美國一位分管iPod業務的負責人表示:“身材看似弱小的iPod要比傳統的音樂播放器更難仿造,這個電子係統由不同要素構成,而不同要素之間還可以進行有效協作。比如,硬件和軟件以及iTunes網上音樂商店。正因如此,Zune才沒能撼動iPod音樂播放器市場的龍頭地位。”

誠然,蘋果公司產品的外形設計以及用戶界麵固然對於發展至關重要,但想要持續地提升用戶的忠誠度,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其他公司同樣也可以聘請國際上一流的電子工程設計師做出外形漂亮、操作易用的電子產品。其實,電子產品發展速度異常驚人,無論是電子新寵iPhone,還是Android Phone或者WP 7 Phone,它們在硬件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甚至所有的硬件都委托給同一家外部公司生產,可類似於蘋果的iPod iTunes以及iPhone App Store這樣無可匹敵的模式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模仿和超越的,這或許就是蘋果吸引用戶最大的魔力。

綜合以上原因,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那麼多用戶排隊去搶購蘋果公司的電子產品,並購買蘋果在線商店裏麵的各種應用程序了。追根溯源就是因為蘋果能給予用戶最新鮮、最獨特的體驗,更能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