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的房地產開發剛剛開始,我看是今後的發展趨勢,我想好了,還是去老朱那裏。”
“什麼民營什麼趨勢的我不懂,我隻知道你花了三年工夫才熬到你現在的科級位置,怎能說不要就不要了?”
你不想當官了,我怎麼能當上官太太?這不是存心和我過不去,和未來的官太太過不去嗎?錢來來想。
“去老朱那裏什麼事都經手,對我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你在現在的單位不是幹得好好的嗎,工資獎金都不少。”
“民營房地產開發弄不好會取代國營的,而且掙得也比國營多。”
“他每月給你多少?”
“每個月5000元,外加年終獎金10萬元。”
娘親!天文數字啊!錢來來很鎮定,眼都不眨一下就給出了個老辣的結論:
“這絕對是騙人的,你被老朱忽悠了。”
“開始我也以為老朱跟我開玩笑,但他找我談了三次,都挺認真的,我也相信了。再說老朱為人辦事挺可靠的。”
錢來來和富建國的工資加起來雖還不到3000元,但在當時也算是高工資了,已經有滋有味活得挺不錯了,現在每月5000元,還不算年底那10萬元獎金。天上掉下這麼大的餡餅,這樣的好事砸到誰身上誰會信啊?
“我看你還是在現在的位子上好好混,慢慢熬吧,總有出頭之日的,是哪個地方的老話講的,聽老婆的話,日子才興旺,你聽我的沒錯。你看你同學在你們單位不都幹得好好的嗎,沒聽說誰要跳槽啊。你們公司是咱市裏最大的企業,江山萬萬年,黃不了的。”
“他們是他們,我是我,我決定跟老朱幹!”
富建國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地要跳槽,勸說和挽留是沒有用的,這頭倔驢,這時候跟他說什麼都白搭,錢來來清楚這點索性就不和他說了。跳吧,別說跳槽,就是跳樓我也管不了了。
她低頭逗弄著小小:
“小小,那我們就隻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人把頭撞到南牆上,頭破了,血流了,才回頭,好不好?”
小小手舞足蹈咯咯地亂笑。
中國人的傳統理財觀念
1.認為節儉生財。
節儉本身並不生財,並不能增大資產規模,而僅僅是減少支出,這會影響人生活質量的改善。俗話說,理財關鍵是開源節流,節儉雖然符合後麵一項,但單一靠節儉,斷不會成為富翁。
2.認為理財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專利,要先有足夠的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
事實上,影響未來財富的關鍵因素,是投資回報酬率的高低與時間的長短,而不是資金的多寡。
3.認為投機理財是投機活動。
投機是投機取巧,使用損人利己的行為來謀取不義之財,而投資是“以錢賺錢”活動,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當然,投資與投機就像孿生兄弟,相伴而生,有投資必有投機。
4.認為隻有把錢放在銀行就是理財。
中國民眾是全世界最愛存錢的,但單純存錢而不投資,隻能將來越存越窮。如果你在二十年前有100萬,你絕對可以買一個很好的別墅,但如果放到現在,沒有做投資,就隻剩下65萬元了,在北京隻能買三室一廳中的一間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