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管理者的重要特點之一是,他們都認識到,哪怕有著巨大的壓力,也要想方設法返璞歸真,使事物簡化。
20世紀80年代初,管理大師西蒙在研究中發現,能保存在人們的短期記憶裏而不致遺忘的數據,充其量也不過是六七項而已。這樣就使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麵臨一大挑戰。因為大公司是一個複雜的世界:一家公司的員工人數若按算術級數增加,職工間可能的交往數卻是按幾何級數增加的。若公司隻有10名員工,則每個人都可能和別人保持接觸,因為這時他們之間可進行的交往,如按一對一的討論方式計算,一共有45次。當公司有1000名員工時,則同樣的一對一交往的可能便增至50萬次左右。員工人數若達1萬人,則該項數目便劇增至5000萬次之多。僅因規模擴大而產生的複雜交流需要,就得有相當複雜的係統才能對付得了,或者說看來將會是這樣。
曾經做過麥肯錫谘詢顧問的管理大師彼得斯曾察看過上百份企業的建議書,它們的篇幅都不少於50頁。他還曾查閱一家銷售額達5億美元的消費用品公司高級經理們的個人計劃:這些計劃所列的年度目標很少有少於15項的,一年達30項者也並不罕見。這樣一來,最高一級管理者在設法掌握公司內500位高層骨幹人員的工作進展時,也許就得過問1.5萬項目標。
出色的管理者找到了對付上述問題的訣竅——把事情簡單化:保持公司管理班子的精幹,抓好企業的幾個主要的價值觀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