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超越夢想擁抱結果(1)(3 / 3)

喬治·赫伯特的故事在世界各大網站公布之後,一些讀者紛紛搜索布魯金斯學會的網站,他們發現在該學會的網頁上貼著這樣一句格言:“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

正確對待榮譽

榮譽是通過自己與他人的努力得到的一種回報。得到榮譽當然值得高興,但是不要得意忘形,這榮譽中既有自己的努力,同時也有他人的汗水,千萬不要把功勞全歸功於自己。“大加慶賀”更不足取,這樣往往會使別人覺得自己有成績了,不求進取,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從此再也得不到什麼榮譽,以前得到的榮譽卻成了自己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使自己駕馭的生命之舟誤入歧途。

居裏夫人因取得了巨大的科學成就而聞名天下,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17個,但她對此都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朋友來訪,忽然發現她的小女兒正在玩一枚金質獎章,而那枚金質獎章正是大名鼎鼎的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給她的,她不禁大吃一驚,忙問:“居裏夫人,能夠得到枚英國皇家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裏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隻能玩玩而已,絕不能夠永遠守著它,否則將一事無成。”

1921年,居裏夫人應邀訪問美國。美國婦女為了表示崇拜之情,主動捐贈1克鐳給她,要知道,1克鐳的價值是在百萬美元以上的。這是她急需的,雖然她是鐳的母親——發明者和所有者(她放棄為此申請專利),但她買不起昂貴的鐳。在贈送儀式之前,當她看到《贈送證明書》上寫著“贈給居裏夫人”的字樣時,她不高興了。她聲明說:“這個證書還需要改。美國人民贈送我這一克鐳永遠屬於科學,但是假如就這樣規定,這1克鐳就成了我的私人財產,這怎麼行呢?”主辦者在驚愕之餘,打心眼裏佩服這位大科學家的人品,馬上請來一位律師,把證書修改後,居裏夫人才在《贈送證明》上簽字。

居裏夫人對待榮譽的態度令人折服,對於來之不易的榮譽,我們是應該珍惜的,但不要過於重視它。對於榮譽我們就應像她說的那樣:榮譽就像玩具,隻能玩玩,但不可一味地沉湎其中,否則就容易玩物喪誌。榮譽不過是昨天取得的成就,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須不斷積極進取。

據調查,獲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在得獎後發表論文的數量,大多是明顯下降的,表現出科學研究的道路走下坡路的苗頭。而居裏夫人則不為榮譽所惑,不因戰績而止步,不斷進取,成為全世界能一生獲兩次諾貝爾獎的兩個人中的一個。因此,我們也應像居裏夫人那樣,正確地對待成績和榮譽,謙虛謹慎,永不滿足。“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這正是我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引以為戒的。

萊特兄弟,即維爾伯·萊特(WilburWright,1867-1912)和奧維爾·萊特(OrvilleWright,1871-1948)是美國發明家。1903年他們成功地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後,兄弟兩人名揚全球。

雖然成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們卻完全沒把聲名放在心上,隻是默默地工作,不寫自傳,不參加無意義的宴會,也從不接待新聞記者。

有一次,一位記者要求哥哥維爾伯發表講話,維爾伯回答說:“先生,你知道嗎,鸚鵡喜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怎麼也飛不高。”

還有一回是弟弟奧維爾的故事。奧維爾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奧維爾順手從口袋摸出一條紅絲帶擦嘴,姐姐看見了問他:“哪來的手帕這麼漂亮?”

奧維爾毫不在意地說:“哦,這是法國政府發給我的榮譽獎章,剛剛嘴巴沾油沒手帕用,我就拿來擦嘴了。”

萊特兄弟的淡泊名利讓人敬佩,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勇敢,也是骨氣,需要用一生去琢磨,一切都出自本心。淡泊名利可以放飛人的心靈,可以還原人的本性。它能讓人在在順境中不怡然自得,身處逆境時也不枉自菲薄,一切都悉由自然。因為真正淡泊名利的人懂得:不能夠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確誌向,不能夠平和安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目標。

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誓言

“人應該有理想,沒有理想的生活會變成盲目的生活,共產黨人就是為不斷克服困難,繼續前進而存在的,畏難苟安,不是共產黨人的品質。”

周恩來從小誌高,12歲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