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的日子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數月臥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症。
1838年,林肯覺得身體良好,於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林肯雖然一次次地嚐試,但卻是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情人去世,競選敗北。要是你碰到這一切,你會不會放棄?放棄這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情?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當選了。
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因為這次競選他賠了一大筆錢,林肯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上麵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堅持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
然而,林肯沒有服輸。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後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林肯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
堅持一下,成功就在你的腳下,一個人想幹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夠堅持下去,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說起來,一個人克服一點兒困難也許並不難,難得是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後成功。
人生是對夢想的追求,夢想是人生的指示燈,失去了這燈的作用,就會失去生活的勇氣。因此,隻有堅持遠大的人生夢想,才不會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教師,在整理閣樓的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它們是皮特金幼兒園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
他以為這些東西,在德軍空襲倫敦時,在學校裏被炸飛了。沒想到,它們竟安危地躺在自己家裏,並且一躺就是50年。
布羅迪順便翻了幾本,很快被孩子們千其百怪的自我設計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小家夥說,未來的他是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遊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沒被淹死;還有一個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的總統,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學最多的隻能背出7個;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叫戴維的小盲童,認為,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一個大臣,國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總之,31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繪了自己的未來。有當馴狗師的;有當領航員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布羅迪讀著這些作文,突然有一種衝動——何不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
當地一家報紙得知他的這一想法,為他發了一則啟事。沒幾天,書信便向布羅迪飛來。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及政論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身份的人,他們都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羅迪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
一年後,布羅迪身邊僅剩下一個叫戴維的作文本沒人索要。他想這個人也許死了。畢竟50年了,50年間是什麼事都會發生的。
就在布羅迪準備把這本子送給一家私人收藏館時,他收到了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裏,我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隻要不讓年輕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會有一天出現在你的麵前。
布倫克特的這封信後來被發表在倫敦的《太陽報》上,因為他作為英國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一個真理:假如誰能把3歲時想當總統的意願保持50年,那麼他現在一定已經是總統了。
堅持夢想,從每一天做起,認真地做好每件事,在不斷地努力中取得收獲,在不斷的收獲中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最終取得了偉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