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回答說:“先生,我不知道信封裏有什麼內容,不過你拿給我看看,如果我喜歡並且覺得它有價值的話,我以人格向你保證我會按照你的要求付錢的。”
那個人同意了,他把信封遞給了摩根。摩根打開一看,裏麵隻有一張紙條,摩根先生掃了一眼,就把它還給了那位先生,並且當即付給了他25000美元。
其實,那紙條上隻寫著兩行字:1.每天早晨,列出當天需要完成的任務;2.在當天執行完畢。
在億萬富翁眼裏這兩行字值25000美元,那麼在你的眼中又價值多少呢?其實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做到第一件事情並不複雜,我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都習慣在每天醒來時想想今天要做的事情,不一樣的是隻有極少數人每天都在堅持“今天把它做完”,或許從某個角度而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隻有少數人能夠成功的原因。
堅持,是一個過程,一個持續的過程。想成一事,就要一件件小事慢慢兒地做,積少成多,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大道理,誰都會說,但是,能夠真正“堅持”下來的人卻很少。有些人,做事是怕別人說失敗,為不失敗而堅持。有些人做事,為了成功,為了成功的目標而堅持,但是堅持的結果都是成功,因此堅持常常是成功的代名詞。
有一天,俄羅斯的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正在大街上行走,一個年輕的農民攔住他,向他兜售蘋果:“先生,請你買些蘋果吧,但我要告訴你,這蘋果有點酸,因為我是第一次學種果樹。”年輕的農民很笨拙地說著。
克雷洛夫對這個憨厚、誠實的農民產生了好感,於是買了幾個果子,然後說:“小夥子,別灰心,隻要努力,以後種的果子就會慢慢地甜起來了,因為我種的第一個果子也是酸的。”
農民聽了之後很高興,問:“你也種過果樹?”
克雷洛夫笑著解釋說:“我的第一個果子是我寫的一個劇本,可是這個劇本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劇院願意上演。”
與克雷洛夫的寫作命運相似,海明威最初寄出的幾十個短篇全都被退了回來,莫泊桑直到三十歲才發表第一篇作品。
其實,我們所種的第一個果子常常是酸的,但隻要堅持下去,就會收獲甘甜的果實。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隻要生活還沒有放棄你,你就不應該自己放棄。在人生艱難的境地中,如果看不到希望,不妨告訴自己:很快就可以勝利了,再堅持一下。就這樣不斷堅持下去,你就一定能收獲成功。
刻苦學習成就人生價值
卡萊爾說:“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努力。”如果你想成為有用的人,就一定要立起自己生活的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間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個人隻有心中有了目標,才會朝這個方向努力,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蘇秦是洛陽人。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後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隻好回家。家裏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後,他發憤讀書,鑽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錐子紮自己的大腿,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傳說,他晚上念書的時候還把頭發用帶子係起來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頭向下栽,揪得頭皮疼,他就清醒過來了。這就是後來人們說的“頭懸梁,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開始,他到六國去遊說,宣傳“合縱”的主張,結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國諸侯訂立了合縱的聯盟。蘇秦掛了六國的相印,成了顯赫的人物。
這消息傳到了蘇秦的家鄉,他的父母兄嫂都後悔以前對蘇秦的態度不好。聽說蘇秦要去趙國經過洛陽,全家人特地趕到洛陽城外30裏的地方,把路掃得幹幹淨淨,準備了豐盛的酒宴,跪著迎接他。蘇秦看到這情景,前後對比,百感交集。
這個故事雖然可笑,但他那種發奮讀書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讀書雖身勞,猶苦卓,隻要吃苦在先,以後一定有收獲。要想成為有用之才,不讀書怎麼能行呢?如果人不學知識本領,還不如動物。刻苦學習知識本領,為社會服務,這是人生存價值的體現。
無數的失敗成就輝煌的人生
堅持一下,成功就在你的腳下。持之以恒地挑戰挫折,直到最後的成功。讓壓力成為你衝向終點的動力。一個絕境就是一次挑戰、一次機遇。隻要堅持一下,總有一天你會成功。
1832年,林肯失業了,這顯然使他很傷心,但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糟糕的是,他競選失敗了。在一年裏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接著,林肯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後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曆經磨難。隨後,林肯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他內心萌發了一絲希望。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可能我可以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