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各盡所能經營結果(1)(2 / 3)

結果最重要

聯想集團有這樣一個理念:“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企業裏最重視的是你的“功”,而不是你有多“苦”。作為一名員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勞”,而是“功勞”。

“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這是經濟時代的新法則,做任何事情都要特別強調有一個結果。我們不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在工作中,你會發現有這樣的現象——領導安排同樣一件事情讓兩位員工去做。其中的一位每天早來晚走,周末也不休息,弄得身心憔悴,不但工作效率低下,還會經常抱怨工作壓力大。但是,由於他沒有達到老板的預期結果,領導對他總是很不滿意,但礙於情麵,隻是簡單批評幾句。另外一位員工,從不需加班加點,很輕鬆地就把事情做得很好,並隨時把工作進度報告給領導,領導對他總是笑臉相迎,經常表揚他。這樣的現象,在我國完全處於公有製階段時表現的可能不明顯,甚至第一種員工可能會得到更多的表揚,但是在當代社會,領導重視能出結果的員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了。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已經進入了市場經濟的新時代,那些光知道苦幹、窮忙的人,越來越得不到認可,尤其對裝忙的人更是嗤之以鼻。社會正越來越認可一個新的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效率和效益,要用結果說話!這是新的職場遊戲規則,你不遵循新的遊戲規則,則注定要出局。

領導讓小王去買書,小王先到了第一家書店,書店老板說:“剛賣完。”之後又去了第二家書店,營業人員說已經去進貨了,要隔幾天才有;小王又去了第三家書店,這家書店根本沒有。

快到中午了,小王隻好回公司,見到領導後,小王說:“跑了三家書店,快累死了,都沒有,過幾天我再去看看!”領導看著滿頭大汗的小王,欲言又止……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來剖析一下:什麼是任務?什麼是結果?領導到底要的是什麼?買書是任務,買到書是結果。小王有了苦勞,卻沒有功勞,因為他沒有為公司提供結果。要知道公司是靠結果生存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滿足於苦勞,滿足於“我盡力了,結果做不到我也沒辦法”,那麼公司靠什麼生存?客戶會因為公司員工很辛苦,但沒有提供優質產品就付錢給你?

如果我們要任務,那麼我們多半得到的是借口,因為完不成的借口有成千上萬,欲找借口,何患無辭?如果我們要結果,那麼我們多半得到的是方法,企業絕大多數的工作都不是攀登珠峰,怎麼可能辦不到?辦不到是因為你不執著地辦到。

比如買書,去買是任務,買到書是結果。小王的確跑了三家書店都沒有書,這就意味著小王已經付出了勞動,卻沒有結果,如何讓自己的勞動不白費?隻要小王執著地要結果,就有很多辦法:打電話問其他書店是否有這本書,這樣可以大大節省跑書店的時間;向書店打聽,或者上網查這本書是哪家出版社出的,直接向出版社郵購;到圖書館查是否有這本書,如果有,就問領導願不願花錢複印。

但小王這麼做了嗎?沒有!為什麼他不這麼做?是因為他腦子中有一個思想,你安排我做這件事(任務),我就做了這件事(任務),我隻對事(任務)負責,我不對結果負責。但公司真正想要的是做事(任務)嗎?不是,公司要的是這件事的結果!

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