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如果將簡單事情複雜化,那麼會害死人的。同樣的如果一個企業的管理複雜,那麼就會坑害這個企業。
清華紫光集團總裁張本正主張“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除管理”。這裏講到的“去除管理”並不是不要管理、不是不要管理製度,而是要讓員工感覺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製度不能束縛和約束員工在精神上的自由。
一個高明的領導能夠做到讓部下感覺不到他的存在,不管他在還是他不在,員工都可以積極、主動的工作。這其實就是一個高明的管理者想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每個企業渴望看到的。
作為一名管理者,可能麵對一些管理方麵的事情有點手足無措,沒有了方向,但其實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需要去做什麼,他們要記住的就是一句話:管理方麵的事情越簡單越好。然後根據這種管理去挑選和提拔一些優秀的人才,然後將權力下放給他們,給他們提供充分的工作支持和保障,給他們一個工作的重點和方向,為大家營造一個彼此都喜歡的環境而已。如果做到了這些,就會讓企業達到成功的彼岸。
策略2:懂得放權去做管理
道家的思想講究的是“無為而治”,其實完美化的管理同樣是無為而治的管理。
中國台灣奇美公司以生產石化產品ABS而在行業中位居全球第一,奇美的董事長許文龍所采用的管理企業的風格和觀念就是“無為而治”,其實簡單說就是需要管的少管、不需要管的不管。
企業內部的很多事情許文龍總是實行全部授權的方式,他從來不做任何書麵的指令,就算是偶爾和主管們開會,也隻隨便聊聊天而已。很多時候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印章放在什麼地方,而且更令人叫絕的是他連一間專門的辦公室都沒有,因為他沒有專門的辦公室,所以他經常開著車去釣魚。曾經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大雨,於是他就到公司去避雨,結果員工看到他感覺很奇怪,很多人問他說:“董事長今天沒有事情你來幹什麼?”許文龍想了想說:“是啊,沒有事情我來幹什麼呢?”說完之後居然開著車離開了。
傑克?韋爾奇也曾經說過“管理越少,成效越好”的道理,其實就是“無為而治”。
傑克?韋爾奇在接受GE的時候,GE已經處於官僚主義盛行,令人憎恨的大企業頑疾中,傑克?韋爾奇認為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在扼殺公司的競爭力。傑克?韋爾奇采用自己的管理方式,按照“管理越少,成效越好”的理念,盡可能放開自己手中大權,然後讓員工放手去做。他不僅自己做,而且督促自己手下的經理也減少管理,因為他認為一個經理要是管理得少一點的話,那麼公司的員工們就會做得更多一些。
“管得越少”就會“成效越好”,其實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正確,成效少了絕對可以證明管理得少,這是一種管理的境界。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企業或者企業管理者懂得這個道理。
根據一項較為權威的調查得出:“中國有80%的企業將時間都花在了管理上,而僅僅將20%的時間花費在了工作中。”而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也指出:“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在管理工作中‘管’和‘理’的比重是2:8,顯然這種比重和國內的一些企業比重正好相反,或許這就是國內一些企業缺乏競爭力的原因吧。”
很多人都在考慮如何將管理做到“管得少”而又“管得好”,其實關鍵就在於“管得住”。管理者未必要任何事情都親自去做,隻要懂得了委托和授權就可以了。在企業的管理中,其實少就是多,你越管理得少,則收獲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