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夠,這些布娃娃通過設計中被賦予了各自不同的個性,以實現差異化的心理要求。娃娃有男女的性別之分,膚色上也有黑有白,有多種不同的發型和發色,臉上還有諸如酒窩、雀斑這樣的細節差異;就連娃娃的服飾,也有許多種不同的組合,都非常時髦。這千萬種的組合,保證了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娃娃,充分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不同喜好。
我們在解決問題時,都喜歡用常規的方法,這樣的一般性思維能憑經驗,輕車熟路地完成許多工作,解決日常的一些問題,但是超越的思維會幫助我們把工作做得別開生麵,實現創造和發明,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欣然地麵對未來。
規則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當需要創意和創造的時候,規則反而就成了一種製約。創造性的思維要求能夠打破常規,否則又會走到原來的老路上。時常反思和檢查,可以保證思維的活躍,不會因為長久的規則而僵化。
變通的思維,可以讓我們在麵對事情的時候變得更加靈活、觸類旁通,不會局限於一個方向,也不會受到消極的思維定勢製約,能夠從多方麵考慮問題,越過陳舊思維定式的障礙。同時,求異思維的較高層次,就是變通力。變通,可以讓我們的思維廣闊地發散,擁有豐富的多樣性,非凡的構思、不同凡響的新思想、新觀點等,都是從此而生。
策略4:學會用人,擅長分權
任何成功的管理者,都是擅長分解權力的人。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在於把握大局,繁瑣的具體事務並非管理者應當過問。通過合理地授權,管理者可以從煩瑣的事務中脫身,保證留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掌控全局。
從大的方麵講,管理無非就是兩點:管人和管事。企業的問題追究起來,還是人的問題。管理人的的第一步就是授權,人力有時而窮,管理者不可能獨力做完所有的事務,更不可能通曉所有的知識。把精力和時間集中到最重要的事情上,甚至連次要的工作都不必去做,這才是一個高效率的管理者。而授權,就是管理者擺脫煩瑣事務的最佳途徑。
我們的先人很早就有授權的智慧。春秋時期,巫馬期和宓子賤都曾經出任單父地方的官員。巫馬期執政時,凡事講究親力親為,處理各種事務都要自己過問,可以說是廢寢忘食,晝夜不閑,但政績平平。而到了宓子賤執政時,不僅沒有日夜勞碌,還有時間出遊彈唱,政績卻相當突出。巫馬期向他討教如何治理地方,他說:“我選用了許多人才,依靠他們來治理;而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攬到自己身上,凡事都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所以你當然很辛苦,而我自然能夠安逸了。”這就是曆史上非常知名的“鳴琴而治”。
由此可見,領導者應該學會“勞於用人,逸於治事”的管理方法,權力沒有必要緊抓不放,要走出事必躬親的誤區。
美國通用電氣前總裁韋爾奇認為,企業管理者隻需要“忙碌”一些有必要的工作。他曾經說過:“有人向我訴苦,每周工作90小時以上。我對他說‘你肯定是出了什麼問題!請寫下90小時裏,你所做的20件的工作,仔細地審視。你很容易就會發現,這裏麵至少有10項工作,是不必要的或者別人可以幫你做的’。毫不諱言地說,我非常反感形式主義。某些企業領導隻喜歡‘勤奮’卻不顧‘效率’,追求‘數量’而不問‘收益’。隻有在需要做的事情,和隻能自己做的事情上,勤奮才有助於成功。因此,在努力之前請問問自己,這件事是不是必須做的?隻能由我來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