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寬容不僅是為別人留有餘地,也是為自己創造機會。作為管理者,當發現下屬過錯的時候,正確批評、令其改過是必要的,但絕不可揪住不放。適當寬容,加以鼓勵,反倒更可能促成員工今後的進步。
人稱“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不僅是日本著名跨國公司“鬆下電器”的創始人,還首創了“事業部”、“終身雇傭製”、“年功序列”等日本企業的管理製度。
原為三洋公司副董事長的後騰清一,慕名投奔到鬆下公司,擔任廠長。本想大有作為的他,卻因一次管理失誤而引發了火災。工廠瞬間被燒成了廢墟,這無疑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事後,後騰清一感到既焦慮又惶恐,他以為廠長的職位必定是保不住了,更嚴重的是,他還很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這輩子就完了。但出乎意料的是,鬆下在接到報告後,連問都沒問,就隻對他說了四個字:好好幹吧!
鬆下的這一做法深深地打動了後騰,他感到既欣慰又愧疚,於是更加忠心,加倍努力,而後他的工作成就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出了被燒毀的工廠。
鬆下無意姑息下屬的錯誤,而是有意用自己的寬容換取下屬的彌補,使備受激勵的員工在今後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寬容是激勵,豁達是善行。擁有寬容、豁達的胸懷,不僅是一種生活境界,更是一種領導藝術。
策略3:樹立員工的責任心
2006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造成54人死亡、70餘人受傷,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對社會造成了不小的負麵影響。事後查明,這場特大火災的起因有三:直接原因是中百商廈雇員於洪新在倉庫裏抽煙,而未將煙頭徹底掐滅;根本原因是事發前中百商廈的消防安全設施和政策就未能徹底落實,一直存在火災隱患;再加上火災發生當天,值班人員開小差,導致疏散工作一片混亂,終釀慘劇。而這三方麵都與員工責任心問題脫不了幹係。
於洪新在事後反省道:“我在倉庫裏抽煙,這已經是犯了錯,又因為粗心大意,沒有踩滅煙頭,才直接引發了大火,給集體帶來如此大的損失,我深感痛心與自責。我後悔自己的安全意識薄弱,就這麼一個小煙頭,惹了這麼大的禍。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造成了這麼嚴重的後果,我甘願受責罰。”
我們可以看到,吉林市中百商廈的員工責任心嚴重缺失與這次特大火災事故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每個人都忠於職守,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換言之,吉林中百商廈對其員工的責任心經營管理不善。
員工的責任心構成了企業的防火牆。員工的責任心匱乏終究會導致企業的最終解體。而員工的責任心缺失,歸根到底又是看企業是否良好地經營了員工的責任心。
員工的責任心缺失主要有這樣幾個根源:首先,管理者缺乏經驗,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員工教育,從而增強其責任心。換言之,就是企業管理層經驗少,智慧不夠,思維能力有限。其次,管理者管理不善,疏於監督,整個企業氛圍偏於懶惰,員工自然會懈怠。再次,屬於被剝削階級的員工具有天然的惰性。企業原本規章製度執行得即使再好,也經不住時間的延伸,一旦監管不力,思想上一放鬆,責任心就會減弱,行為上自然就鬆懈。這些根源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是執行力下降,由此就會引發各種問題甚至造成巨大損失。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對他的員工說:“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
比爾?蓋茨的這句話簡單而耐用。的確,一個人站在員工的層麵上,隻有具有高度的企業責任感,才能在任務中能夠擔起重任,按質按量的完成既定任務並努力追求實現完美。微軟之所以成功,也是在於其企業標準與企業對培養員工責任感的重視,微軟甚至把責任感當做招聘員工的重要標準之一。正是這種做法,成就了微軟一流的執行力,打造出了聲名顯赫、富可敵國的微軟商業帝國。
一些企業的管理者經常感慨:“我們不需要有多麼高學曆,多專業的技能的員工,我們隻是需要他對任務認真負責並具有高度責任感。”殊不知,其實這正是管理學中最難的課題之一—責任心從何而來?
其實責任心的定義很簡單,就是對客戶負責、對組織利益負責、對個人業績負責。不存在絕對的責任心,同樣也不存在天生的負責心匱乏,說到底,員工的責任心靠的是企業管理層的激發和培養。那麼,如何激發和培養員工的責任心呢?
首先,根據不同階層的需求製定其相應的激勵政策。這也就是提高員工積極性的意思。員工對其無論是薪金還是地位的需求使其產生了動機,而行為是動機的表現。換句話說,判斷一個管理政策是否有效,隻需要看政策是否能滿足員工的需要。如果可以,那麼提高員工的責任心是不在話下的。隻有提高員工對利益的滿足度,才能提高員工對工作的負責度。
其次,組建追求成功的團隊。組織的個體之間有著微妙的聯係,每個人會與團隊中其他人溝通並隨之調整自己的行為,所以團隊的工作氛圍會對團隊成員責任心造成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