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關稅。主要對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物品征收。
上述稅種中的關稅由海關負責征收管理,其他稅種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耕地占用稅和契稅,1996年以前一直由財政機關負責征收管理,1996年以後改由稅務機關征收管理。
995.我國稅法的主要內容
我國稅收法規的內容,通常由納稅人、征稅對象、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稅目、稅率、稅收減免以及違法製裁等要素構成。大多數單行稅收法律、法規或者規章,都包含著以上幾個基本內容。
(1)納稅人,又稱納稅義務人或納稅主體。指稅法規定的承擔納稅義務的單位或個人。如我國關稅中,納稅人是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和進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2)征稅對象,又叫征稅客體,指稅法規定應當征稅的標的物或者特定行為。稅法中所規定的征稅對象,就是具體指明對什麼東西征稅,稅法中規定了征稅對象,按性質可分為流轉額、所得額、財產價值額和特定行為四種。
(3)納稅環節,指稅法根據稅種和征稅對象的特點,從有利於控製稅源出發規定的應當納稅的環節。如產品的銷售出廠環節是我國工商統一稅中所規定的工業產品的納稅環節。
(4)納稅期限,指稅法規定納稅人繳納稅款的期限。
(5)稅目,指稅法就每一稅種規定的具體征稅項目。稅目是征稅對象的具體化,明確界定征稅的範圍。列入稅目的就要征稅,反之,不能征稅。
(6)稅率,指稅法規定的應征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它是計算稅額的具體尺度。稅率的高低,是衡量某種稅種的稅負輕重的依據。我國目前稅法采用的稅率形式,主要有比例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和固定稅率三種。比例稅率,是不分征稅對象數額大小,隻規定一個比例的稅率。超額累進稅,是把征稅對象按數額劃、分為若幹等級部分,對每一等級部分規定一個稅率,而使一定數量的征稅對象同時適用幾個等級部分的稅率。固定稅率,是對征稅對象的每一單位,直接規定固定的稅率形式。
(7)稅收減免,是指稅法規定的對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給予照顧、支持的稅收優惠措施。主要有免征額、減稅和免稅三種形式。免征額是征稅對象中免予征稅的數額;減稅是減征一部分應征稅;免稅是免征全部應征稅。
(8)違法製裁,指稅法及有關法規規定的對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的行為予以懲罰的措施。
996.企業辦理稅務登記和申請納稅的程序
企業辦理稅務登記的程序《法律手冊》第262頁至第263頁第四段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按下列方式辦理稅務登記。
(1)在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天內,以書麵形式向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稅務登記。
(2)如實填寫稅務登記表。填寫稅務登記表主要填寫的內容有: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業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證、護照或者其他合法證件的號碼;住所、經營地點;經濟性質;企業形式、核算方式;注冊資金(資本)、投資總額、開戶銀行及賬號;生產經營範圍、經營方式;生產期限、從業人數、營業執照號碼;財務負責人、辦稅人員;其他有關事項。另外,企業在外地設立分支機構或者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還應登記總機構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業務範圍、財務負責人。
(3)提供有關證件、資料。納稅人向稅務機關填報稅務登記表時,還應根據不同情況相應提供如下有關證件、資料:營業執照;銀行賬號證明;有關合同、章程、協議書;居民身份證、護照或者其他合法證件;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4)領取稅務登記證件。納稅人在填報了稅務登記表,提供了證件和資料之後,經稅務機關審核,符合規定的,要在稅務機關收到所有書麵的納稅申報內容的30天內,到稅務機關領取稅務登記證。
997.賬簿、憑證管理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賬簿和憑證管理有以下幾個基本內容。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必須依照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按照國務院財政、稅收主管部門的要求,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15天內設置賬簿,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15天內,將自己的財務、會計製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稅務機關備案;如果其財務、會計製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抵觸的,依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收主管部門的有關稅收的規定計算納稅;按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賬簿、記賬憑證、完稅憑證及其他有關資料不得偽造、變造或者擅自損毀。無特殊規定的,所有賬簿、憑證要保存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