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時間管理:做一個高效率的領導(2)(1 / 2)

有的領導從一開始就具備良好的優勢,如遺傳特征、幸福美滿的童年、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等。他們具備的這些最初的有利條件,通常能使他們迅速地形成堅強的個性。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們為自己成長和發展所作的努力,要比他人少得多。

有的人抱著隨波逐流或者“終於對付過去了”的生活態度,也可能在企業中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然而,他們不過是些利用了某一瞬時的機會主義者。

而真正的成功者,卻並非天賜或借助於機會,而是他們具有把需要做的事堅決做好的決心。他們知道,隻要他們一動手,就會有許多事情要做,但他們很聰明地將任務分解為若幹部分,每次都精力充沛地完成一個部分。“分隔和征服”是愷撒征服高盧人的辦法,在今天它仍然是高明的戰略。

636.保存精力、時間和空間

專心、計劃性、思考或記憶,都是思維過程,如果這些過程不完善,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身體的角度說,勞動工具和日常工作沒有條理,會浪費有價值的時間和精力。一張亂糟糟的辦公桌本身,就會降低領導的效率。無條件的、重複活動的工作慣例,對整個企業的員工來說都將是浪費時間。

效率是一種節約形式,因為它的本質是保存精力、時間和空間。如果我們把一個人想象為一定的能量,能量的消耗服從時間和空間定律,那麼,要得到最高限度的效率、就必須聰明地使用給定數量的能量:以最少的合理的時間,在最小的合理的空間內完成任務。

合理的組織,對一個公司和公司中的每一個部門都是必不可少的。分配工作和工作範圍如果組織得好,會使每個員工都清楚哪些屬於自己的職責,哪些屬於本部門的職責,他的部門與其他部門有何聯係,企業的管理者職權行使線路如何等。

然而,組織和效率,必須從領導自身做起。一個有雄心的領導,必須經常進行自我檢查,看一看自己是否以百分之百的效率計劃和安排了自己的工作。如果不是,就該重新調整自己的活動,直到結果令自己感到滿意為止。

637.浪費時間是提高效率的大敵

有一些工作方法會浪費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下麵是這些浪費時間的現象。

1.工作沒有解決好優先級,總是先著手解決極次要的工作。有些領導錯誤地認為,他們可能通過首先處理最不重要的項目來活躍他們的工作,這是一種不經濟的精力耗損。他們這樣做,實際上是回避創新性的工作。他們還把重要的工作拖延到一天中最忙的時刻來幹,而這時已很難有足夠的精力來考慮它,自己覺得疲憊不堪。所以說,次要的工作應擺在第二位,可放在精神最渙散的時候,或工作最忙的時候來處理。

2.頻繁地從一項工作轉移到另一項工作。人的身體器官像其他裝置一樣,一旦停止運轉就失去了動力。在休息一段時間之後再去啟動時,就得花費時間恢複失去的動力。基於這個道理,管理者在工作中應該避免不必要的工作轉換。如果能作出適當的計劃,就可以把一天或一個星期的主要工作集中分類,以避免來回跑和不必要的重複。

3.把一天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個人計劃的另一個錯誤,是用各種活動把一天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以致沒有一點機動時間處理可能出現的突發性事件。這樣,萬一出現意外情況,領導就得被迫放棄計劃中的工作;而今天未完成的工作,就必須放入明日的進度表中。如此順延下去,他就會有成堆未結束的工作在他的辦公桌上,使他感到心神不寧了。於是他覺得必須進行突擊,以完成積攢的工作。這就使他很難對自己的工作和效率進行嚴格評價。

638.製定工作進度表,避免做無用功

工作進度表可以在做事時謹謹有條,避免做無用功或主次不分。一個領導應該在他的工作日程表中留下一些空餘時間。這樣,他將不僅有時間處理突發性事情,而且還有時間應付一些較次要的問題。

領導在製定出一張可靠的工作進度表後,必須先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分析。應該將一周,最好是幾周工作日所做的每一件事作出記錄,還應該把想做而往往找不到時間去做的工作包括在內。然後,他應該研究這一記錄,找出哪些工作在有規律地重複和哪些工作可以集中在一起。記錄中呈規律性出現的程度如何,從一定的意義上說,取決於他的職務和工作性質。有些人的工作,很自然而然地會形成一種慣例,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他們工作的僅有的特點,就是無規律性。然而,隻要稍微作點研究就很容易發現,任何一個管理者每天或每周的活動,都多多少少地顯示了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