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一個星期,米多西、歐木棋和歐陽炎炎都風雨無阻地在下午放學後來到康複中心。東方牧笛也漸漸熟悉了他們,甚至可以和他們簡單地交流,而上樹的情況也越來越少。不斷的變化讓牧笛父母和康複中心的醫護人員頗感欣慰。
這天下午放學後,米多西他們陪著牧笛正在電視房裏看動畫片《多啦A夢》劇場版,電視裏的大雄養了一隻叫比助的長頸龍,為了不受媽媽的追問,辛苦地將比助藏在各種地方,出盡洋相。在座的小病號們有的爆笑,有的傻笑,有的麵無表情……
米多西注意查看牧笛,他在微笑,很淡的那種,不注意還真看不出來。這笑容好像在哪裏見過?米多西心裏嘀咕著,再看看另一邊的歐陽炎炎,哇塞,簡直一模一樣。原來如此,米多西明白了,牧笛看動畫片時保持了一種很自負的笑,他似乎對如此低幼的故事不屑一顧。這說明,他依然具備作為神童的優越意識,隻是心理障礙和記憶損傷,導致他的精神、行為異常。
按照規定,下午隻能看一部動畫片,《多啦A夢》放完後工作人員開始播放其他電視節目。在一片遺憾聲中,不少孩子離開座位。牧笛正要起身,電視裏出現了一隻被困在牢籠裏的老虎,新聞播音員說,這隻東北虎誤入獵人布下的陷阱,摔斷了後腿,被救出後送往動物園進行療傷。
牧笛愣住了,死盯著電視,眼睛一眨不眨,專注極了。新聞很快結束了,電視畫麵切換成建設中的高速公路、立交橋,牧笛像忽然斷電的電器一樣,立即沒了勁頭。
米多西看看歐陽,他似乎也注意到了剛才那一幕。不過令他同樣費解的是,牧笛看到電視上的老虎時的反常表現,說明了什麼?
“牧笛,剛才你看到了什麼?”歐陽故意問。
可惜已經晚了,東方牧笛的眼神已經重新恢複成黯淡無光的狀態,對他的問話也充耳不聞。
“老虎!是不是老虎?”歐陽繼續提示他。
牧笛依舊一言不發,不過情緒很好,沒有明顯的急躁和驚恐表現。這對於一個由於目睹了老虎傷害人類而導致精神異常的孩子來說,卻是不正常的。因為令他害怕的根源——老虎,並沒有引起他的強烈反應。
米多西忽然想到,也許一開始大家就弄錯了對象,按照慣性思維,這樣的孩子確實應該害怕老虎,但牧笛卻剛剛相反;那麼按照逆向思維,他心裏最害怕的不是老虎,而是別的什麼……是什麼呢?
米多西把自己剛產生的這個想法說出來。歐陽卻不以為然:“荒唐!他不害怕老虎,難道害怕人?”
“人?對啦,就是人!”米多西一拍巴掌,興奮地喊道,“牧笛害怕的正是那兩個綁匪,而不是老虎!”
“你胡說什麼?毫無邏輯!根據我的推理,兩個綁匪帶著牧笛遭遇了老虎,當時老虎非常饑餓,發現獵物後猛撲過來,三人立即散開,分頭逃跑。根據野獸捕食時通常的做法,在一群獵物中首選目標是老弱病殘,因為捕食這樣的目標成功率更大,所以老虎選擇了東方牧笛。見此情景,手持獵槍的綁匪著急了,因為留著牧笛還能換來贖金呢,如果白白讓老虎吃掉,他倆的綁架計劃便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其中一人向老虎開了槍,可惜沒有擊中,老虎受到刺激,轉身向開槍者撲去,並殺死了他。牧笛也趁機脫身,僥幸活了下來。所以,我分析的結論是,綁匪在客觀上救了牧笛,對於救了自己的人,牧笛怎麼會害怕呢?”歐陽言之鑿鑿,不能不令人信服。
歐木棋回想了現場看到的情況,也不由地點點頭:“有可能。”“首先我要糾正你一個錯誤,那隻老虎並沒有饑腸轆轆,它殺死綁匪的目的不是為了捕食,而是另有其他原因。”米多西說,“因為從屍體的完整性可以看出,老虎咬死綁匪後並沒有吃他。”
“其他原因?哦,對,是報複。因為它在追牧笛時,綁匪朝它開了一槍。”歐陽插話。
“這個推論也是錯誤的,既然老虎並非捕食,它又為何追牧笛呢?”米多西繼續說,“我猜想,老虎主動襲擊人類不外乎三種情況:一是非常饑餓,捕食;二是人類進入它的領地;三是它對人類的複仇。第一種情況可以排除,第二種情況似乎也說不過去,因為事後牧笛在現場不遠的地方待了一個晚上,我們勘查現場時也待了很久,卻沒有再發現那隻老虎,如果那個地方是它的領地,它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所以第三種情況最合理,動物專家事後也分析認為這隻虎右前腳掌可能受過傷——這就是它可能報複人類的證據。因為有人弄傷了它的腳掌,所以它對人類采取報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