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之前,米多西習慣聽一會兒廣播。每天看書把眼睛搞得比較辛苦,這會兒是耳朵接替它工作的時間。洗漱完畢,米多西躺在鬆軟的床上,取下眼鏡,從枕頭下麵摸出小巧的全波段收音機,戴上耳機,調到自己最喜歡的本地新聞頻道,津津有味地聽起來。

作為“課外偵探組”的成員,米多西對身邊的任何事情都抱有濃厚興趣,似乎好奇心永遠也不會得到滿足。看書、聽廣播,甚至玩遊戲,都是他獲取新信息的方式。

播音員正在播報晚點新聞,有關於國計民生的大事,也有雞毛蒜皮的小事,整個社會就像萬花筒,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米多西聽了一會,感覺有些困意,正準備關閉收音機,這時一條案件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本台消息,今晨失竊的黃海明先生私人收藏館,經過清點,共被盜珍貴藏品7件,其中有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西漢古畫軸,市價達百萬美元,以及明清小說孤本三冊、萬曆青花瓷瓶一隻……警方正通過各大媒體向全社會公布這些被盜藏品,也可登錄警方網站查詢具體藏品信息,希望市民發現線索,及時檢舉。黃海明先生將重金酬謝對破案有功者……”

西漢古畫軸?米多西仔細回憶了一下,前段時間好像在鑒寶畫冊上見過,據說此古畫中暗藏尋寶圖,如能看穿畫中奧妙,就可得到一張完整的尋寶圖,按圖索驥便能找到兩千多年前深埋地下的寶藏。可惜啊,直到今天,哪怕借助先進的計算機圖像分析,也沒人看穿其中的秘密。正因為如此,這古畫軸才潛力無窮,身價不菲。

“失主這麼急著找回失竊的寶貝,可能擔心盜賊破解了畫中的秘密,找到了本該屬於他的寶藏吧。嗬嗬,這案件有意思了。”米多西心想明天上學路過黃先生的私人收藏館,應該去看看,或許有什麼新發現呢。這麼想著,米多西便有了馬上睡覺的理由,他迅速關閉收音機,摘掉耳機,蜷縮進被窩裏一動也不動了。

第二天一早,米多西坐公交車去上學,提前三站路下車,隻是為了“順便”路過那家收藏館。

迎著晨曦,米多西遠遠地看見那幢造型獨特、像隻海螺的房子——黃海明私人收藏館,門前圍了幾個人。米多西快步走過去,隻見一位記者模樣的人正在和門房先生爭執什麼。

“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黃先生和助理都不在,被盜物品清單也不在我這裏。你要采訪,最好去公安局。”門房說。

“那你在這工作,總該聽說些什麼吧?那古畫軸真的被盜了?”記者死纏爛打的精神實在可嘉。

“電視上不都說了嘛。你別問我了,我什麼都不知道。”門房瞅準機會,閃身進門,再迅速合攏大門,將記者拒之門外。

“有本事你就別出來了!”記者也火了。

“叔叔,你的問題我知道。”待看熱鬧的圍觀者散去後,米多西上前一步,對記者說,“昨晚我聽廣播了,西漢古畫軸確實被盜了,據說價值百萬美元呢。”

“哪兒來的小孩子,去去去!”記者不耐煩地揮揮手,“你聽廣播,我還看電視了呢!”他見周圍實在沒什麼東西可供攀援爬進去,隻好在收藏館門前吐了一口痰,悻悻地走了。

“真不講文明,還記者呢。”米多西皺眉。望著收藏館緊閉的大門,米多西也打消了進去找線索的打算,轉身上學去了。

課間休息,同學們都從讀報欄那兒看到了關於黃海明私人收藏館被盜的消息。這可是轟動全市的大案,而且被盜的又是那麼珍貴的東西,加上黃先生重金懸賞,沒法不讓好奇的同學們說上一陣子。

“老米,你不會告訴我你不知道收藏館被盜案吧?”馬威卡聽到消息跑回教室問米多西。

“知道又怎麼樣,人家連大門都不讓進,一點線索也查不到。”米多西尷尬一笑,“別誤會啊,我可不是為了那筆賞金,我隻是覺得西漢古畫軸被盜挺有意思的,不知真相是什麼樣子。”

“你呀,不用解釋,你感興趣的案件,就算倒貼錢你也會搞清真相。”馬威卡說,“咱們找你表姐麥潔好了,這樣你就能獲取線索啦。”

“我也這麼想的。”米多西想到了那個蠻橫的記者,“而且我也有情況要告訴她。”

下午放學後,米多西、馬威卡和歐木棋來到刑偵分局,找到還在忙碌的麥潔,向她說明來意。

“案件發生在前天晚上至昨日清晨之間,整個收藏館裏隻有一名值班門房和一名帶班經理。”麥潔說,“帶班經理叫單石康,門房叫文浩,我們詢問過他倆,單石康證實案發當晚館內報警器沒有鳴響,他在二樓經理值班室也沒聽見響動。要知道被盜物品就存放在二樓展廳,緊挨著經理值班室。文浩也證實,當晚他例行巡邏3次,分別是21點、1點和3點,均未發現異常。哦,忘了告訴你們,被盜物品是存放在二樓展廳的保險櫃裏,而不是展櫃裏。經過現場勘查,發現保險櫃被技術開鎖,也就是沒有絲毫損壞地被打開了。由此,我們認定這是一個慣偷所為,他不僅熟悉館內報警裝置,也熟悉值班人員巡更規律,所以他避開了巡更時間,切斷了報警係統主電源和備用電源,順利地花了一個小時左右,打開保險櫃的門,取走了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