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著眼細節——細微之處見真功(2)(1 / 3)

站在客戶的立場,你就會對自己的崗位有更多新的認識,重視自己的工作,尊重自己的勞動,不斷增強自信心,不斷超越客戶的期望,在客戶滿意的笑容中尋求自己的成功。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長期以來習慣了以“賣”的立場來看待服務的我們,不妨換到客戶“買”的立場來體悟一下,是不是也會發出類似蘇東坡的感慨呢。“賣”即是“買”,“買”即是“賣”,與其急功近利地“賣”,不如滿腔熱情地“買”,因為當我們的營業員在一心一意幫助客戶“買”的同時,不經意間,企業也實現了想要的“賣”,這就是現代營銷的觀念轉換。

要想取得客戶的信任,關鍵是要讓客戶感受到你為他服務的良好態度,是否處處為客戶著想,是否站在客戶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幫助客戶去解決問題。在與客戶交往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就是設身處地地為客戶著想,在為客戶提出任何意見和建議時,都要告訴客戶這樣做對他的好處。

站在客戶的立場,你就會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銷售過程中,按照客戶的喜好、個性、需求、用途,來為其挑選最適合他的商品。

適度冷淡更有利於成交

我們經常說銷售員的銷售態度一定要熱情,但有時熱情並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對於一些頑固的顧客,熱情的推銷方式並不適用。

很多時候,銷售員一味“強攻”、“猛攻”,顧客這座“城堡”隻會把你拒之門外。

一位顧客走進一家電器商店。他東看看,西瞧瞧,很快對一台音色清純透亮、低音渾厚、震撼力強的音響產生了興趣。

此時,一位男售貨員熱情地迎上來,滿臉職業微笑,主動介紹這種新產品。他的介紹很在行、很流暢,從性能優勢到結構特點,從價格比到售後服務,一一道來,並進行了演示。

起初,顧客被他那熱情而熟練的介紹所感動,對產品產生了幾分好感,本想問點什麼,可是他連珠炮似地講著,對方總也插不上嘴。他不管你懂還是不懂,也不管你反應如何,喋喋不休地講下去,似乎你不掏出錢包他就絕不罷休。

於是,顧客的心裏有幾分不悅了,特別是當他褒揚自己的品牌而貶低其他品牌時,顧客不免對他的動機產生了疑問:如此誇誇其談,產品性能是否果真高超?頓時,這種疑慮把先前產生的好感一掃而光,隻是出於禮貌不好意思走開。幸好這時又來了一位顧客,他乘機“逃”出了商店。不用說,那位售貨員為他白費了口舌而有幾分失望和怨憤。

我們不能不說這是一位訓練有素且內行的銷售員,但為什麼他那滔滔不絕的介紹反而撲滅了顧客的購買欲望呢?

很多時候,你熱情地向顧客介紹了半天。但是人家並不買賬,而是冰冷地拒絕了你。還有一些顧客,總對銷售人員的熱情產生敵對情緒,認為你有利可圖才會這樣低三下四,你越是熱情,對方就越會覺得自己吃虧,最終排斥你。更有一類自以為是的顧客,他看你的眼神像是看一個馬戲團的小醜,你的熱情更會助長他們囂張的氣焰。麵對這樣的顧客,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欲擒故縱的手法,冷淡他、疏遠他,用冷漠澆滅他的盛氣淩人,讓他主動求你!

所以推銷過程中的冷淡方式,常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適當的時候,如果你能夠一反常態,開始冷漠地對待那些囂張的顧客,那麼就會有更好的銷售效果。

第一,顧客會認為你的產品很暢銷。你對顧客的冷漠,會讓顧客認為,你們公司的生意很好,有的是銷路,並不是非賣給他不可。在這個時候,他為了能夠買到你的產品,會主動地和你攀關係,千方百計地討好你。此時,你可以乘勝出擊,在同意和他合作的同時,又表現出為難的樣子,告訴他,因為是朋友,所以才幫他爭取這個訂單。這樣既達到了簽單的目的,又讓顧客感覺欠了你一個人情。

第二,顧客會覺得你的產品質量過硬。對顧客適當地冷落,會讓顧客認為你是因為自己產品的牌子硬、質量好,才這樣沉得住氣,不主動拉攏顧客。此時,你一定要抓住顧客的這個心理,在產品質量上給他吃一顆定心丸。告訴他,你的產品是金牌產品,質量保證,售後麻煩比較少,一旦他在產品上沒有了後顧之憂,當然願意與你合作。

第三,顧客會覺得你是大公司的做派。對比那些過於熱情的銷售員,你的冷淡會展示出一種高貴的氣質,給人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顧客會認為,那些動輒禮物上門的都是些小公司,而你這樣不卑不亢的表現,才是大公司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