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起一個清晰並且持久的願景是多麼重要時,許多人會說:“我們應該以變化來適應時代,否則就會像某某公司一樣失敗。”確實,我們應該關注外界環境的變化,並做出恰當的反應。但是重要的是——也許是最為重要的——要建立一個偉大的企業,就是要知道什麼是必須變化的,而什麼是不能變化的——哪些是公司的根本,而哪些是動態的、不斷變化、不斷適應的因素。
企業願景應該具有獨特性。如果你試圖實現與其他企業完全相同的目標時,在這樣的兩個企業之中,很難說成功的一定是你。
如果你要創辦一家新的公司,發展一種新產品,或是為一個現存企業規劃發展方向,做到獨一無二是至關重要的。
成功的企業無一不具有獨特的願景。如百事公司的願景為:使股東的價值最大化壓倒一切。美國歐特克公司的願景是:創建軟件工具,變理想為現實。而IBM的企業願景是:揚棄硬件市場,開拓軟件市場;從硬件廠商變為一家軟件和服務供應商。
企業願景應該擔負社會責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願景中最重要的激勵機製在於清楚地表達自己想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願望,表達自己為別人服務的願望。因此,企業願景是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企業願景代表了企業在整個社會中的價值和意義。
金科是一家速印公司,它的創始人保羅·奧法裏亞一直向他的雇員指出,他們所做的印刷工作是幫助人們宣布自己的生日聚會,在節日時對鄰居們說些祝福的話,或者幫助人們尋找失落的小狗。赫布·凱萊赫提醒西南航空公司的員工,他們的工作是在幫助人們參加畢業典禮,幫助人們參加婚禮,幫助人們來到生病的心愛的人身邊等。通常的情況是,我們經營自己的業務,卻忘記了我們正從事一件重要的事業,這一事業被別人所重視,對別人還有幫助。
明確了建立企業願景的基本要素,就要構建企業願景。對於軍魂企業而言,構建企業願景,形式多樣。獵人學校建立自己的願景經曆了艱難的過程,它需要經過數次實際訓練的檢驗,還要接受各位學員及其所屬國是否認同的考驗。與此相似,軍魂企業的企業願景的建立並不容易,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集成式、凝練式、影響式是建立企業願景的三個途徑。
振臂一呼,應者雲集,那些有相同個人願景的人組成一個集體,在集體中再進一步實現企業願景的構建,這就是集成式。招聘新員工時,不僅要看素質和能力,同時也要強調個人發展及個人願景與企業願景的匹配性,也可以看做是通過集成式路徑建立企業願景的方式。
凝練式則是把大家心靈深處的共同的意象挖掘出來,並進行凝練,進一步構建企業的共同願景。這一路徑的特點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適用於那些企業成員同質性很強又積極麵向未來的企業。
影響式主要是從個人願景建立企業願景。這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從企業最高首領的個人願景到企業的願景,也可以借助於前輩,還可以借助於外部。但通常情況下,基於一個企業的領導者的地位和作用,企業願景的構建往往是由決策核心層的人發起的。
總之,構建企業願景是軍魂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根本動力,一個追求卓越的軍魂企業,必然有高標準、高要求,也必然不會滿足於現狀,而是試圖更快、更高、更強。
三 使命——軍魂企業行動的目標
“黃埔”的使命造就了改寫中國命運的軍人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是我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國共合作創辦的軍事政治學校。因校址始設於廣州黃埔長洲島,所以,又通稱為黃埔軍校。
國共兩黨的軍隊都與黃埔軍校有著深厚的淵源,沒有黃埔軍校,中國20世紀的曆史必定要重寫。
黃埔軍校在創立之初便把“創造革命軍,挽救中國的危亡”作為自己的使命。正是在這一使命的驅使下,黃埔學子贏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連吳佩孚都哀歎,自己的軍隊是“不怕死”,而黃埔軍是“不知死”,“勝敗之分,就在於此”。仍是在這一使命的驅使下,黃埔軍校為國共兩黨培養了大量的軍事政治人才,這批軍人改寫了中國的命運。使命是一種責任,是社會對組織的期望的體現。它是組織存在的理由。使命建設是軍隊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它讓軍人明白了自己要奮勇殺敵或戍守邊疆是為了什麼,自己肩上擔著怎樣的責任。在軍魂企業中,建設企業使命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