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魂企業:以軍隊文化贏得市場競爭
“物質資源終會枯竭,隻有精神力量生生不息。”這是任何一個創建或成長中的企業必須明白的道理。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文化這看似“玄而又虛的東西”絕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成為企業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軟”資源。
企業文化,不是某些人眼中的花瓶,徒有美麗外表卻沒有實在內涵,而是像建設房屋的鋼筋水泥與螺釘、焊縫,在裝飾一新的房間裏,不為人注意,但它卻滲透在房屋的每一個角落和著力點,承載著整個房屋最沉重的負荷。毫不誇張地說,一個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永遠是個發育不全的企業;一個發育成熟卻沒有健康企業文化的企業,就會營養不良,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因此,企業一定要建設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
建設企業文化,軍事組織是我們學習的範本。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100多年前,當大型企業首次出現時,它們能夠模仿的唯一組織是軍隊。” 軍隊是世界上最早洞悉管理秘訣的組織。早在2000多年前,亞曆山大大帝就能夠在軍隊缺水少糧、困頓不堪時,憑借當眾倒掉戰士為他找到的半鋼盔水,而使軍隊士氣大振、奮勇殺敵。早在200多年前,拿破侖就能夠憑借為優秀的戰士授予榮譽勳章,而使眾多的法蘭西戰士遠離家鄉,血灑戰場。從遠古就已形成的這一組織,今天仍舊存在,並成為我們研究組織問題的更為深入和持久的對象。這一古老的組織在曆史的長河中,經曆過無數次的博弈,比任何企業都更早地熟悉了如何領導、管理組織。
翻開現代商業發展史,我們會看到有這樣一群企業,它們在商業史冊上散發著異常耀眼的光輝,國外的企業如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快餐連鎖龍頭麥當勞、汽車巨子福特,還有通用電氣、聯邦快遞、惠普、迪斯尼、索尼、希爾頓、IBM,國內的企業如聯想、海爾、華為、杉杉、萬科、華潤、華遠、慧聰、海南航空,等等。深入了解這些企業管理的內核,我們會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創辦者或管理者崇尚軍隊的文化和管理方法,並將軍隊的優秀文化和管理理念成功地移植到企業的管理實踐中。這種將軍隊文化滲入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企業就是軍魂企業。它們體現出了明顯的軍隊特色:紀律嚴明,員工的服從觀念、執行力和創造力強,勇往直前,不為難題所困,有著“保證完成任務”的必勝信心。
商場如戰場,軍隊管理與企業管理的最大的相同點在於其競爭的本質。學習軍隊管理理念和方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能爭得一席之地,並獲得持續發展的永久動力。
軍隊文化以紀律為先,軍魂企業也是一個遵從“紀律至高無上”的組織。海爾的“日事日畢、日高日清”與聯想的“三分鍾罰站”製度便是軍魂企業重視紀律的突出表現。
軍人視忠誠為生命。軍魂企業需要一群忠誠於團隊、忠誠於企業的員工,在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為企業的發展“添磚加瓦”。軍魂企業對信譽不良的應聘者所采取的一致排斥的態度,以及對忠於企業的員工的獎勵機製,都表現出了軍魂企業打造忠誠團隊的決心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