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以方與圓的兩手收買人心(1 / 2)

大多數情況下,方與圓是不可分割的。許多事情有方無圓會激化矛盾,堵死回旋的空間,而有圓無方則顯得首鼠兩端,也未必能成事。隻有亦方亦圓、方圓互用才更有可能達成目標。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這兒,就是把人民比成了水。還有,“得民心則昌,失民心則衰。”中國古代,成大事者對於人民群眾力量的認識,能達到此種境界,真是不容易。

隻要能得到人心,就能建築起無數鋼鐵長城。作為一代英豪的朱元璋,同樣也認識到了人民的力量是寶。因此,他是如此地重視民心,每到一處地方,便收買一處的民心,朱元璋的天下就是由此而來。

為了謀求新的發展,朱元璋率軍進兵江南,以圖有新的發展。

采石城是一個比較富庶的南岸城池,該城一破,紅巾軍千軍萬馬頓時如潮水一般湧向城中的各個角落。對於久困和州,糧食供應緊缺、吃過夥食供應不足的苦頭的將士來說,出現在他們麵前的那些牲畜、糧食,在他們心目中是比任何東西都珍貴的。盡管軍紀嚴明,但出於囤糧為公的心理,都想把東西搶到自己的部隊裏去。因而采石城破之後,各路將士爭先恐後,不管是倉裏的還是囤裏的,是官家的還是平民百姓的,也無論是衣是糧,雞鴨豬狗,你搶我奪,搶到手就往船上裝載,弄得滿城雞飛狗跳,亂作一團。此時軍紀已難以製眾,將士們全搶紅了眼,此時就是殺幾個人也難以遏止。將士們心同此理:餓苦了,餓怕了,因而就是拚命也要飽掠一番,以便能吃上一段時間的好飯。

對此,朱元璋很擔心,士兵們都是隻圖這些眼前利益。他是個很重軍紀的人,他為自己軍中的一些未直接管轄的部隊犯忌而生氣,於是抓緊派人組成了糾緝隊在街頭巡邏,城中秩序才漸歸平靜。他朗聲向部隊解釋說:“我們這支隊伍要成大事,不圖眼前的這點兒小利。前麵就是太平城,那才是個富庶的去處,兄弟們到那裏去,一起去大開眼界吧!”經過這一鼓動,將士們的抱怨才算消退了。接著便是犒賞軍隊,好豬好牛好米飯,飽餐一頓。

經過這一風波,朱元璋擔心在太平城中再起波瀾,便在從采石出發以前命掌書記李善長緊急起草了《戒緝軍士榜》,意在約束軍隊,防止擾民。果然,在太平城,戰鬥剛一結束,士兵們剛準備動手搶掠、大發橫財的時候,卻見城中的大街小巷貼滿了榜文,上麵赫然寫道:敢有搶掠財物、殺害百姓者,殺無赦。

朱元璋就是這樣重視自己的隊伍在民眾眼中的形象,他所起草的榜,很有作用。朱元璋殺一儆百,所以混亂的局麵立刻變得井然有序,這樣反而保護了戰鬥力。在戰事結束後,朱元璋論功行賞,軍士們都有一份。朱元璋的高明做法,既得到了民心,也穩住了軍心。

朱元璋在得民心後,根據地得到了很好的鞏固,他又在鞏固擴太江南根據地的同時,再讓自己的新政深入人心。他在占據應天後,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沒讓勝利衝昏頭腦,而是對自己的每一步路子都有清醒的認識,他深懂民心,隻要有人,就算是“地狹人少”,任然然重視。他訓誡說:“我自起兵以來,從未隨意殺掠。今爾等帶兵出征,望能體察我的心意,嚴格約束士卒。城破之日,不得妄行殺掠。有違軍令者,軍法處治。倘再縱容,定當嚴懲不貸!”諸將戰戰兢兢,奉命而去,很快就攻下鎮江。入城後果然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這種情況迅速傳到其他地方,各地士民都稱頌朱元璋的軍隊是仁義之師,這給朱元璋經營江南帶來很大便利。攻占鎮江後,徐達又分兵古領了金壇、丹陽等縣,麵向張士誠占領區構築了一道防線。

朱元璋知道得民心可以安定局麵,利用民心可以增強自己的後備儲力,是自己威力無形的延伸。對邊界問題,朱元璋要求“睦鄰守國,保境息民”。在攻克江浦時,朱元璋樹起“奉天都、統中華”的金牌,他親自出征,以便更能激發起人們心中的鬥誌。而此時敵軍人心本已浮動,見救援無望,有些軍官便聯合起來,開門投降。朱元璋順利進入婺州,在那裏設立軍政機構。接著,又分兵四出,占領了婺州周圍地區。朱元璋還派人到慶元路(今浙江寧波),招降控製浙江沿海地區的割據首領方國珍。方國珍見朱元璋勢力強盛,知遭自己不是對手,又想藉為聲援·,便遣使進獻禮物,表示歸附。到龍鳳五年(公元1359年)下半年,衢州、處州等地也落入朱元璋手裏,元軍在浙東的據點都被拔掉;朱元璋經略東南的戰略決策,獲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