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鐵腕處理棘手問題、管理下屬可以迅速解決問題、不留後患。但這並不是說天天黑臉鐵麵、完全無情無義。鐵腕在這裏首先是態度的堅定果決,但具體的手段大可以溫和一點,以曲徑通幽的方式照樣可以達到目的。
趙匡胤當上大宋皇帝後,總是寢不安枕。從自己陳橋兵變易周為宋的經曆,他深知兵權的關鍵性,也總怕有將領以他為“榜樣”,兵變篡權,因此他下定決心把兵權抓在自己手裏。
但是趙匡胤並沒有采取腥風血雨的方式,他的鐵腕不僅逐步施展,而且采取了一種春風細雨的方式,並因此傳為曆史佳話。
經過兩次對禁軍領導班子的調整,作為宋朝中央軍的禁軍一直十分穩定,趙匡胤這才放了心。於是到了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的三月,他便免去了慕容延釗的殿前都點檢職務,改任為南西道節度使。又免去韓令坤的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職務,去任成德節度使。殿前都點檢一職自此不再任授,趙匡胤自此完成了皇帝親握軍權的大事,實現了皇帝就是軍隊統帥的專製決策。
到了這一步,在宋朝禁軍這個國家軍隊中,主要的高級將領,都已為趙匡胤的兄弟、義兄弟和親信分別擔任,從理論上來說,這樣就可以使趙匡胤高枕無憂,無須擔心兵權被他人所篡,再有人利用兵權來左右政權了。其實,這種把兵權分別授予自己人的方法並非就是非常牢靠,曆史上就有許多弑父屠子、兄弟相殘的例子為人耳熟能詳。
僅把軍隊領導人都換成親信,趙匡胤仍不會高枕無憂的。為了徹底解決兵權左右政權的弊病,還要從根本上也就是從體製上解決問題,就是要解除所有功臣個人意義上的兵權。“圖難於其易”,既然已把軍隊的高級將官都換成了親信,也就等於完成了第一步,而解除這些人的兵就不是多困難的事了。
由此可見,趙匡胤做事於其細,順利地掌握了軍權,因此就為他圖難於其易創造了下一步“其易”的條件。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的一天晚朝後,趙匡胤在宮中擺了一場宴會,宴請禁軍的高級將領。在宴會進行到酒酣耳熱之際,趙匡胤歎息道:“若不是你們這些人出力扶持,我怎能做這個皇帝,不過我既做皇帝,就要做一個真正的皇帝。可是,做皇帝也真是太難了,自從我當了皇帝,就沒有一天能睡上一個安穩覺。”
石守信等人聽他如此說,大惑不解,忙問:“皇上,二李既平,國泰民安,你怎麼還睡不著覺呢?”
趙匡胤說:中國五十年來,多少人都能當上皇帝。而今,也不知還有多少人想當皇帝啊。
石守信和其他將領都誠惶誠恐,說:“陛下怎麼這樣說呢,如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啊!”
趙匡胤說:“縱使你們不生二心,也難保你們手下的人不貪圖富貴。一旦有一天,有人也將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是不想當皇帝,也推辭不掉啊。”
聽趙匡胤如此說話,石守信及其他將領嚇得汗流浹背,一齊跪下,說:“臣等愚昧,不解聖意,該怎麼做,請皇上指示。”
趙匡胤就說:“依我之意,你們不如全卸去兵權,去大藩做節度使。置田興宅,廣積產業,飲酒作樂,痛快地過此一生,使我們君臣兩下無猜。”
石守信和諸位將領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第二天,諸將皆稱疾不朝,各自上疏請求辭去在禁軍的職務。於是趙匡胤任命高懷德為歸德節度使,出任宋州;任王審琦為忠正節度使,出任壽州;任張令鐸為鎮安節度使,出任陳州;任羅彥瑰為彭德節度使,出任相州;任石守信保留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為天平節度使,出任鄆州。
老子說:“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趙匡胤有這種智慧。釋諸將兵權,本是一件很難很大的事,但他從其易,從其細,所以就順理成章,水到成渠地完成了困難、為大之事。
[智慧方圓]鏟除隱患的態度是堅決的,這是方;達到目的的手段是靈活的,這是圓。趙匡胤的做法既去掉了心頭之患,鞏固了皇權,又不動聲色,又不費力氣,沒有引較大的動蕩。看來,“曲徑通幽”這一招實在是對領導之道中麵方手圓策略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