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想成大氣候要有招徠人才的手段(2 / 2)

李悝還搜集整理了春秋末期新興地主階級製定的法律,創製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比較係統的封建法典——《法紀》,用法律形式把封建製度固定下來,保護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特權。

魏文侯很讚成李悝的主張和措施,實行了這一套辦法以後,魏國很快就富強起來了。

魏文侯看國家實力增強了,就要去攻打中山國(今河北省定縣一帶)。翟璜推薦樂羊做大將,說他文武雙全,善於帶兵,準能把中山打下來。可是有人反對,說:“樂羊的兒子樂舒在中山當大官,他肯出力拚命地攻打中山嗎?隻怕他疼愛兒子,到時候會心軟。”翟璜說:“樂羊可是一個忠心為國的人。樂舒曾經替中山國君聘請樂羊去做官,樂羊認為中山國君荒淫無道,不但沒去,還勸兒子離開。可見他是很有見地的。”文侯把樂羊找來,對他說:“我想讓你帶兵去平定中山,您兒子在那兒做官,怎麼辦?”樂羊說:“大丈夫為國家建功立業,要是破不了中山,甘願受處分!”魏文侯就派他為大將,帶領兵馬,去攻打中山。一連幾仗下來,中山兵大敗。魏軍長驅直入,一直打到中山國的都城,並且把都城包圍起來。中山國國君十分恐慌,一麵加緊城防,一麵逼著樂舒勸說樂羊停止攻城。樂舒不得已,隻得登上城樓大叫,請父親來相見。樂羊出來,不等樂舒開口,就把他大罵一通,要樂舒趕緊勸中山國君投降。樂舒請求樂羊暫時不要攻城,等他同國君商議。樂羊同意了,給他們一個月的期限。一個月過去了,中山國又要求緩期一個月。這樣三次,樂羊也沒攻城。原來他是考慮,中山城池堅固,硬攻傷亡太大,不如采取圍而不攻的辦法來收買民心,等待時機再把都城拿下來。誰知魏國朝廷上一些嫉妒樂羊的人乘機到文侯跟前說起他的壞話來了:“主公請看,樂羊開始攻打中山的時候,勢如破竹,兒子一番話,三個月不攻。父子感情可真深啊!要是不把樂羊召回來,恐怕要前功盡棄了。”誹謗樂羊的話不斷送到魏文侯耳朵裏。魏文侯問翟璜有什麼意見,翟璜說:“樂羊這個人很可靠,主公不要懷疑。”於是文侯對各種誹謗樂羊的話一律不加理睬,照樣信任樂羊,經常派人到前線慰勞,還預先在都城替樂羊蓋了好房子,等他回來住。樂羊心裏非常感激。他看中山國不投降,就帶軍隊拚命攻城。中山國國君看看情勢危急,就把樂舒綁了,高高地吊到城門樓頂的一根杆子上,想用這種辦法迫使樂羊退兵。那天,樂舒在高杆上大叫:“父親救命!國君說您一退兵就不殺我……”話沒說完,樂羊氣得直翹胡子,拔出箭來就要朝樂舒射去。中山國君一氣之下,果真殺了樂舒,還把他的頭吊到杆子頂上,想引得樂羊悲痛,鬆懈鬥誌。樂羊見了兒子的腦袋,氣得直罵:“誰叫你給無道昏君做事呐!也是罪有應得。”接著,他帶領軍隊更加下死勁攻城,最後,終於把中山國打下來了。平服中山國以後,魏文侯又任命吳起為大將,帶領軍隊去攻打秦國,連著占領五座城池。魏國成為當時最強盛的國家。

[智慧方圓]人才問題是個極端敏感、尤其需要領導者靈活處理的問越。越是有真本事的人個性越強、獨立性越強,對此,領導者應該以通達的態度、圓融的手段,使其心甘情願地竭盡所能為你效力。周圍聚集了一幫龍虎之人,領導者又怎會不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