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世紀以後,德國已能製造出許多漂亮的玻璃器皿,但若比起威尼斯製品仍然稍顯粗糙和笨拙。
到了18世紀,歐洲各地都能製造不少漂亮的玻璃尤其是雕花。
八、隨處可見的橡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到處可以看到用橡膠製成的物品:輪胎、機器的傳動帶、雨衣、雨鞋、橡皮艇、密封墊圈、電線絕緣外套等,真是數不勝數。
橡膠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彈性好、有絕緣性、不透水、不透氣,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兩大類。橡膠工業發展到現在,製作技藝已突飛猛進,其製品廣泛應用在工業和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麵。
許多年以前,秘魯人偶然發現在一棵橡樹樹皮上割一道口子,裏麵就會流出一種奶狀液體,用這種液體可以製成一種黏性物質——橡膠。從1830年起,美國人古德伊爾就開始把各種化學試劑放進橡膠漿中試圖改進橡膠性能,使其成為工業用品。直到1838年,古德伊爾通過觀察硫磺放到橡膠中的實驗,找出了製造橡膠的最佳配方,最終成功發明了橡膠硫化法,直到今天這種方法仍在使用。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橡膠製品已多達5萬餘種。橡膠不但用途廣,而且用量大。現在,科學家們仍在不斷研製新型的橡膠製品。
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天然橡膠已滿足不了國民經濟、軍事和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就促進了合成橡膠的發展。石油化學工業的迅速崛起,為合成橡膠工業創造出豐富而又廉價的原料。目前,合成橡膠品種繁多、性能各異,已遠非天然橡膠可比。除了各種專用的特種合成橡膠外,人們還生產出了從結構到性能與天然橡膠完全相同的“合成天然橡膠,(異戊橡膠)及易於加工的液體橡膠,這是合成橡膠工業進入一個全新時期的標誌。
九、鋁的發現
鋁是一種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鋁土礦的形式存在。鋁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和矽,名列第三。在已知的金屬元素中占第一位,是鐵的兩倍,銅的近千倍。100多年以前,鋁如金子一般高貴,加之它又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因而被人們稱為“泥土中的銀子”。
1825年,丹麥化學家、礦物學家厄斯泰德用鉀汞齊還原無水鹵化鋁,第一個製取出不純的金屬鋁。1827年,德國化學家維勒用金屬鉀還原無水氯化鋁,製取出較純的鋁。由於維勒製取鋁的方法不適合應用於大量生產中,所以在這以後的很長時間裏,鋁成了珠寶店裏的商品和帝王貴族們的最愛。直到1886年,英國的大學生豪爾和法國大學生埃羅分別用電解法製鋁獲得成功後,大量的鋁開始生產出來,鋁才成為廣大民眾使用的普通商品。
鋁是日常使用的最輕的金屬之一,通常將其壓成薄箔,用來包巧克力或製成裝軟飲料的金屬罐。此外,鋁也用來製造汽車、火車和輪船的零件以及門窗等。鋁是很好的導電體,可用來製造電纜。純鋁並不怎麼堅固,但與其他金屬混合後,便會堅硬很多。這些鋁合金可用來製造各種機器,如比賽用的自行車或飛機等。鋁不會生鏽,再造過程也很簡單,隻要把它熔化就可以再用。
鋁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還可以入藥治病。如用Al(OH),治療胃病及十二指腸潰瘍已有多年曆史。人體內的微量鋁可阻擋腸道對磷的吸收,降低血磷含量,防止患上繼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血磷增高、軟組織鈣化及腎結石形成等病症。但是,過量攝入鋁就會對身體產生危害。由於鋁製品及鋁化合物的廣泛應用,現代人身體內的鋁含量比古代人增加了兩倍。過量的鋁會影響腦細胞的功能,從而幹擾和破壞人的意識和記憶功能,造成老年癡呆症,還會引起膽汁鬱積性肝病,導致骨骼軟化,還能引起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等病症。因此,對鋁的攝人量要嚴格控製。
十、摔不碎的皮璃
一般情況下,每個科不發明誕生的背後,都會有一個故事。這些故事也許很有趣,也可能非常不可思議,但是它們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如果沒有發明家的毅力、細心、勤奮,那麼任何發明都不可能誕生。安全玻璃的發明者——法國化學家別涅克士正是這樣一個有心人。
1903年11月21日,別涅迪克士在實驗室裏打掃衛生。當他用撣子去撣儀器卜的灰塵時,一不小心把櫃頂上的幾隻瓶子碰了下來。別涅迪克士驚訝地發現,其中有一隻瓶子竟然沒有摔碎,隻是上麵布滿了相互交錯的裂紋。他覺得非常奇怪,拿著那隻燒瓶陷入了沉思,他忽然想起來:這隻燒瓶曾經裝過硝酸纖維素溶液,現在溶液已經沒有了,隻留下了一層薄膜,它們就好像皮一樣緊緊地貼在瓶的內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