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係統操作運行參數,如工作環境、操作形式、自動化程度、貨物進出流量、設備能力範圍、運行使用頻度、貨物方位、分揀貨物量的波動幅度、提取和發送貨物輸送線的數量、新舊設備銜接、是否多向分揀和多分揀指令的並行傳輸等。
第二步是明確係統總體概念和各環節運行方案。在對上述係統特性和技術條件分析明確後,可進行係統總體和各環節的運行方案設計。設計的過程中,某些因素條件必須同時考慮,如項目啟動和係統、設備建造成本、運行和維護成本、使用壽命周期、係統管理、係統柔性以及今後的擴展變化等。
第三步是選擇設計係統設備裝置。在總體技術框架和係統方案確定後,主要工作就是進行具體的技術設計和設備及元器件選型。設備裝置的性能指標、功能要求和成本是本階段的核心目標。設計中,盡量將複雜的係統按設備功能分解為若幹個係統或功能模塊來設計,這樣可以簡化並明確設計對象,而且也有助於今後的係統建造和運行維護。
同時要盡量選用標準部件和成型產品及成熟技術,這樣可有助於縮短設計周期,降低係統成本。
第四步是係統建造和運行調試。建造之前,先應對設計進行評估、仿真分析,對設計作進一步驗證和修改。然後根據技術設計提交的工程圖紙和相關技術文件及說明書,進行係統建造、安裝調試和試運行,並給出有關報告作為技術文件和係統評價及改進的技術依據。
貨物在到達分揀目標位置之前,在整個分揀作業過程中,都一直被不停地輸送和移動,即從輸送係統某個貨物入口點出發,經合流、引導後通過自動識別裝置,當到達對應的分揀裝置時,被分揀到相應岔道,最後到達分揀目標位置。大量的被揀貨物能有序並快速地完成這一過程;能讓分揀係統具有較高的作業能力和分揀效率。也就是說要求輸送係統實現“通過率”高,輸送速度快,“極限績效”大,是真個設計所期望的結果。
設計中還必須注意的是,貨物在進入識別係統前,從岔道送到主幹道上,每個岔道口就是兩方向連續合流,進入識別係統引導段入口時,有些合流輸送係統在該處為多方向連續合流。之後,貨物經識別係統到達對應的分揀道口,就是長度為1的輸送段上的輸送單元。在分揀道口又為兩方向連續分流。
輸送係統中每個節點和路段的通過率和績效決定了整個係統可能的通過率和績效,在每個節點元素處的等待,甚至阻塞會延長輸送對象到達分揀目的位置的時間,降低係統的作業能力和分揀效率。因此,為了更好地規劃和設計整個自動分揀係統,需要對所設計係統在各節點的通過率和極限能力進行分析,從而改進係統節點的布局和節點元素的形式,確定合流處貨物的輸送通過策略,控製輸送路段上相鄰貨物達到合理的間距和運動間隔時間,這也有助於更好地設計選擇輸送設備和分揀裝置。
實際上,不同的連續輸送設備其最大輸送速度和極限績效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分揀裝置和識別裝置對貨物最大運動速度和最小間距也是有相應的具體要求。因此,進行此類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可見,找到較優的平衡點來確定各部分的通過策略及輸送速度,以最終達到輸送係統、自動識別係統、分揀係統三者之間的最佳配合協調工作狀態,一定會大大提高整個係統的作業能力和效率,降低“揀錯率”。
思考題
1.什麼是自動化倉庫係統(AS/RS)?自動化倉庫係統和普通倉庫係統有什麼區別?
2.自動化倉庫係統如何分類?未來的發展趨勢怎樣?
3.自動化倉庫係統是由哪幾個部分構成的?自動化倉庫係統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常用的編址方式和認址方式有哪些?
4.自動化倉庫係統的設計過程是怎樣的?有哪些主要的技術參數?
5.AGV小車在生產係統中主要起到什麼作用?在倉儲係統中主要起什麼作用?
6.AGV小車有哪些引導方式?各有什麼優缺點?
7.自動分揀係統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怎樣分類?自動分揀係統設計的主要技術條件和特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