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物流自動化係統實例(7)(2 / 3)

(2)普通型AGV

每台小車的控製係統一般比較簡單,其本身的所有功能、路線規劃和區段控製都由主控計算機進行控製。此類係統的主控計算機必須有很強的處理能力。小車每隔一段距離通過地麵通信站與主控計算機交換信息,因此小車在通信站之間的誤動作無法及時通知主控計算機。當主控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小車隻能停止工作。

AGV運行的路徑可以是簡單的一條環形線,也可以是複雜的網絡。沿著運行路徑可能設有指定的裝卸載站。盡管有些AGV使用了光學路徑跟蹤係統,但典型的還是采用電磁路徑跟蹤係統。

在電磁路徑跟蹤係統中,一條導引線埋在地下用來傳送射頻信號。AGV采用兩部天線,這樣導引線可以交叉設置。接收信號的強度的改變作為確定轉向電機的控製信號,以便車輛可以精確地跟蹤導引線。當要把AGV從一條導引線轉換到另外一條時(如在交叉處),就要用到兩種不同的頻率,指令AGV從一個頻率轉換到另外一個頻率就可改變路徑。很明顯,AGV中融入了很高水平的模擬和數字電子技術。另外,車輛路線安排和分派係統不但要采用可編程控製器,而且也要采用計算機甚至是大型機來控製。

電磁路徑跟蹤係統也可能支持主控計算機和各台AGV之間的通信聯係。在許多自動導引車係統中,主計算機可能既負責AGV的派遣和線路安排,又要避免它們之間的碰撞。避免碰撞的常見方法就是分區屏蔽。通過這種方式,AGV行進的路徑被劃分成多個區域,不允許車輛進入已經被其他AGV占據的區域。這種避免碰撞的方式包含了上位計算機定向控製技術。光學路徑跟蹤係統利用發出的光源,去跟蹤來自用特殊的化學品塗在地上的條紋反射的光線。用類似的方式,在地麵上也可以塗畫代碼,用以指引AGV的裝、卸貨和停車位置。

簡單的實現方式也要求AGV的所有動作都要提前編程(例如,停下來尋找貨物、停下來卸貨或者繼續行進到下一站等)。AGV如果不由上位機控製,那麼就必須要有不同於分區屏蔽的其他方式來避免碰撞。在AGV上安裝位置傳感器也可以容許幾輛車在同一回路軌道上運行而不碰撞。

AGV的技術發展是非常快的。現在出現了“智能”AGV,它可以不要電磁或者光學路徑在短距離內運行。同樣地,AGV還有足夠的車載計算處理能力,以便實現路線控製和車輛分派等功能。這方麵最新的進展是無路徑,或者說是自行車輛,它不需要固定路徑並且有“智能”行為。當前在AGV領域進行中的許多工作都離不開體積小、功能強大且價格便宜的微型計算機。

5.2.5 AGV小車的選用

正確選用AGV車型是保證AGVS成功運行的關鍵因素,一般在選定AGVS類型後,就要考慮選用何種類型的AGV最好。選用AGV類型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①運送物品的特點。要求提供物品的長、寬、高、重量、成箱或散料、溫度、氣味、有無毒害及其他對作業環境會產生影響的因素。

②運送物品的環境。作業環境可能為室內、室外、過跨、越溝、高溫、高濕、冷藏、暗房,與其他通過運輸裝置的交叉,出入門洞、樓層提升等。

③運送首尾裝置的接口。被運送的物品使用的移載裝置和送到目的地的移載裝置,可以是貨架、貨台、庫房、工作站、滾道、懸掛輸送、機械手、其他車輛等,還應考慮如何進行定位、對準、識別、記錄、顯示、標記,要適當確定接口移載的自動化程度。

④適應AGVS類型要求。應考慮AGV結構、功能、控製係統層次、通信聯係、尋呼方式、待機位置、充電方式等,使AGV類型與AGVS類型緊密匹配。

⑤AGV的價格和費用範圍。在同樣能完成生產要求的功能的前提下選用價廉的AGV。

在選用時需注意AGV的基本屬性,為了表達AGV的基本屬性采用以下各項說明:

①型號,生產年代,生產廠家;②運載類別,引、載荷等;③外形尺寸:注明外延、伸長活動部位;④自重:說明是否包括蓄電池;⑤有效載重(牽引量):說明有效運載能力;⑥移載方式:自動、半自動或人工裝卸;⑦行走速度:包括前進、後退、轉彎、接近等速度;⑧行走功能:說明單向、雙向、回轉、橫移、斜行、步移等;⑨行走電機:驅動電機型式、功率;⑩行走精度:說明行走時相對導向線路的左右擺差,轉彎時或分線時的出線夾角等;⑾停止精度:說明製動方式(減速電機、幹式電磁製動)及停車誤差;⑿回轉最小半徑:注明前後輪軸距;⒀導向方式:電磁、光學、激光或其他;⒁通信方式:有線或無線;⒂控製係統:機上控製;⒃安全裝置:各種聲、光、電開關、緩衝器、緊急停車按鈕、報警器等;⒄蓄電池:功率、電池種類、組合狀態;⒅充電方式:集中充電、快速充電等;⒆使用環境:對環境要求;⒆價格;⒇自重/載重;費用/載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