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三岔路口(1 / 2)

蕭厲架著馬車出城行了三四裏,便在一座土崗前的三岔路口停下。他從馬車上翻身而下,撮指在口,向烏漆嘛黑的土崗後打了個口哨。

接著便聽一陣吱吱呀呀的輪轂轉動聲,另一輛模樣差不多的馬車從土崗後轉了出來。接著那馬車上也躍下一人,快步行到蕭厲的跟前,恭聲道:“將軍!”

蕭厲點頭道:“任務完成,咱們分頭行動,你架著馬車朝靈武進發,我帶著此人到彭城去!”

那人忍也不多言,恭聲應諾後,便轉身重新上了自己的馬車,長鞭啪的一聲抽在馬臀上,輪轂咕嚕咕嚕地飛快轉動,朝著西去的那條官道疾馳而去。

蕭厲等那馬車消失不見,才翻身上了自己這輛馬車,催馬疾行,一路向東南而去。

待行了半裏路後,他再次停下,將馬車趕到道旁的隱秘處,才折了一根樹枝,急速朝來時的官道返回,一路上手上樹枝揮動,將道路上馬車轍印盡數掃掉,直至到了剛才兩輛馬車分別出,巧妙地將西去的車轍印與從城內逃出的車轍印銜接一處。

這樣收拾妥當後,他滿意地拍了拍手,再次提步返回到半裏外的馬車上,馬鞭一揚,向著東南方向的彭城而去。

等蕭厲架著馬車消失了大約盞茶功夫,從巨野縣城輕鬆逃出的袁晁快速奔到土崗之下,雙目緊盯地上的車轍印,在三岔路口頓了頓,選準方向,最終上了西邊的官道,幾下消失在黑夜之中。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巨野南門大開,七八百個掌著火把的騎兵和步卒從城裏快速奔出,也朝著那座土崗而來。

被眾兵卒擁在其中的兩人,正是洪天德和趙福二人。他們兩人都有武藝在身,雖然斷了幾根骨頭,卻還能堅持騎馬行軍。

眾兵卒來到三岔路口便即停下,等待著洪天德和趙福的吩咐。

此時,一名在前探路的斥候牽著一條獵犬返回到洪天德和趙福馬頭前,朗聲稟道:“賊人已向西行去!”

趙福牙關一咬,將頭轉向洪天德。趙福身為巨野縣尉,平時行事雖然霸道了些,但畢竟是洪天德親自選他做的縣尉,對於洪天德,他也可說得上是言聽計從。

而洪天德之所以對趙福的跋扈行為縱容,一則他本身就是個霸道的縣令,二則趙福本身還是有些帶兵的本事,如果不是有他,前幾日夜襲濟陰郡便不會那麼順利。

現在趙有才死了,身為縣尉的趙福未經縣令允許,便私自調兵遣將,本來是官場大忌。不過洪天德考慮到趙有才乃是趙福的獨子,而趙福與自己雖是上下級,但更像是兄弟。

這樣的關係,趙福這點小錯自然無需過問,而袁晁這等一麵之交更可忽略。除此之外,他對於袁晁的一身本事除了欣賞之外,還有隱隱的妒忌,在內心深處是不希望此人能夠投到李鈺麾下的。

因為現在的龍影義軍雖然還沒成氣候,但其中已有徐慕白、水清月、梁飛、張同林、雷豹,以及女將水明月、朱紅雪、蘇雲菲等一幹人才,他洪天德自認才能也並不出眾,本來在龍影義軍中也占不了多重要的位置。

如果袁晁再去投靠,地位必然在他之上。所以,他並不如他表現出來的那般,渴望袁晁加入龍影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