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田秀榮登上西門城樓時,三裏外的官道上滿山遍野都是耀眼的火把,好似組成一片席卷而來的火焰浪潮。
這些火把勢頭猛烈,在如此傾盆大雨下竟也沒有熄滅。
田秀榮和張巡並肩立於城樓,豆大的玉珠子擊打在二人頭盔和甲胄上,在火光掩映下綻放燦爛的水花。
徐慕白和王北川以及李鈺仍舊在褚大寶的率領下呆在四千新軍之中。新軍整整齊齊列隊在西門前那一片青石板鋪就的廣場上。
雖是新軍,但在如此肅穆而緊張的氣氛中,一個個麵色堅毅,雙目噴火,似是恨不得馬上便衝入戰場,與偽燕軍隊拚個你死我活。
這些漢子不愧是田秀榮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壯力量,隻看如此氣勢,竟隱隱有蓋過兩千麵黃肌瘦的守軍之象。
但氣勢是氣勢,一切還得看真刀真槍幹仗的結果。
暴雨越來越急,而敵軍也越來越近。三裏路程在這暴雨夜裏比尋常時候要艱難許多,漫山遍野的火光用了半柱香的時間才在西門一裏外那處曠地停下。
李鈺等人沒有登上城樓,因而並看不清楚敵軍浩蕩的氣勢,隻斜眼望向暴雨紛飛的空中,被萬千火把照得通紅一片。
雖見不到具體景象,但車馬人足踏地的聲音自暴雨中傳來,配合大地有節奏的顫抖,也讓城內飽經戰火的尋常百姓膽戰心驚。
這些老弱婦孺並未躲在破敗的家中,而是和守城的軍隊一樣,冒雨站在廣場,身前放著獨輪車、鋤頭、鐵叉、扁擔甚至是掃帚一類家什。
此戰,軍民不分,萬眾一體。
當漫山遍野的敵軍在一裏外的曠地停下,守在西城樓上的箭手張滿弓弦,收拾投石機的已將大石頭放在炮架,手執長矛長槍的,也齊齊將槍尖矛尖斜向下指。
萬事俱備,隻等敵人送上大好頭顱。
李鈺功聚雙耳,透過厚重的城牆和雨幕凝聽一裏外的敵軍動靜。雖然並不清晰,但卻可以聽到嘈雜而繁忙的腳步和吆喝。
顯然敵軍並未急於馬上攻城,而是在一裏外的營地上修築工事。
暴雨聲中,隱隱聽到敵軍陣中有十餘鐵騎向西門馳來。等到行到半裏之外,蹄聲頓止,一道尖音刺破雨夜,在雍丘城內外響起。
“張將軍,李唐無道,唐皇已棄你們而逃亡蜀中,現在說不定已死於亂軍之中。今日我燕軍十萬圍城,若你們能夠棄暗投明,今上不僅不會追究爾等罪責,還會對爾等恩寵重用,等大燕平定天下,你我都將是名垂青史的開國功臣。”
這聲音雖係一人所發,但內蘊真勁,在傾盆暴雨中也一字不落地落入敵我兩軍耳中。
六千軍隊、一萬平民無一人發出半點聲音,隻有雨滴在黑夜中猛砸本就坑窪的大地。
終於,一道朗朗笑聲直衝九霄,城內城外眾軍無不心神大震。
笑聲過後,便聽沉渾厚重的聲音回應道:“狗賊好不要臉,你瞿伯玉和你家令狐老狗都乃賣主求榮的狼狽之徒,他日何以在青史中書寫你們這些亂臣賊子的名字?難道你們不怕子子孫孫戳著你們的脊梁骨罵你是不忠不義的叛賊麼?”
此聲剛落,城樓上下齊齊一跺手中長槍,同時放聲喝彩,聲勢驚人。
李鈺聽到這人說話中氣十足,字字鏗鏘,猜想可能是張巡所發。而聽他言語所指,城外這說客應該是令狐潮的部將瞿伯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