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在隊伍後方眼見大事不好,急令氈車在前麵開路,想要衝破敵陣。
但叛軍早有後手,把數十輛點燃的草車推下山穀,氈車遇火即燃,很快烈焰熏天,唐軍看不清目標,隻知道胡亂放箭,直到日落時分,弩箭用盡,才發現沒傷到敵人分毫。
此時,叛軍統帥崔乾祐好整以暇,命令精銳騎兵從唐軍背後殺出,前後夾擊,唐軍根本發揮不了人多的威力,亂作一團,潰散逃命,掉進黃河淹死的就有幾萬人,絕望的號叫聲驚天動地。
黃河邊的唐軍爭相擠上運糧船,由於超載,幾百艘運糧船最後都沉入了黃河河底。剩餘的唐軍把軍械捆綁在一起,以槍當槳,劃向黃河對岸,最終上岸的士兵僅有十分之一二。
更糟糕的是,逃得性命的部分唐軍眼見潼關在望,但此時天已昏黑,而潼關城外本挖有三條寬二丈、深一丈的塹壕,以防敵軍來襲,不料此時卻成了唐軍的墳墓。
逃回的唐軍墜落其中,很快就填滿深溝,後麵的人踏著他們的身體,才跑回潼關,哥舒翰清點人數,二十萬大軍,僅僅剩下八千人。
兵敗後的哥舒翰收拾殘兵,還待固守潼關,奈何他部下將士早已膽寒,竟暗中將他綁縛,連同潼關一起獻給了安祿山。
自此關中門戶大開,長安以東再無屏障,而昏庸的唐皇和楊國忠一幹人等為求自保,趁夜偷偷遁出長安,置數十萬長安百姓於不顧。
可悲!可歎!可恨!
李鈺看著眼前這轉變了大唐整個國運的狹窄山道,再看看王北川神情變幻,知道當日他也曾跟隨哥舒翰的大部隊在此與叛軍交戰,那悲慘的一幕他定然親見。
念及此,他驅馬上前,來到王北川一旁,將手搭在王北川肩上,溫聲道:“走吧,二哥!”
王北川側頭看了看兩旁的李鈺和徐慕白,臉上神情終於平定,繼而重重點頭,馬鞭一揚,便向那狹窄山道急速奔去。
李鈺和徐慕白見此,也不猶豫,策馬揚鞭,向那蜿蜒狹窄的隘路奔馳而去。
雖然此道綿延六七十裏,兩旁高山深穀險惡異常,且沿途均伏有叛軍暗哨,但李鈺眾人一身燕軍打扮,又有陳伯龍贈送的通關令牌,一路雖偶遇阻攔,但都被他蒙混過關。
十一人八匹駿馬奔行兩個時辰不到,便衝過這條長長隘道。
隘道盡頭,遠遠便能望見一座巍峨城樓,李鈺等人自知那是靈寶縣城。
眾人早有防備,策馬來到城門口,撒謊道他們是從長安而回,有緊急軍情需向大燕皇帝(也就是安祿山)陛下稟明。
守城軍士見眾人有令牌在手,又是燕軍精銳打扮,哪敢半分阻攔,大開城門放眾人進得城去。
李鈺等人自是絲毫不懼,在城中驛站將八匹駿馬喂食一番,自己眾人也免費吃飽喝好後,也不多做停留,策馬繼續東行而去。
一路上便這樣闖過無數關隘,倒是讓安慶恩獻給眾人的軍事地圖沒了用處。
及至黃昏時分,眾人終於風塵仆仆地遙見一座煌煌大城矗立在餘暉近處。
其形壯闊,其勢威武,卻不是那千年古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