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沒想到華家打的是這個主意,聞言頓時心中一驚,這般不就是把她的兒子置於危險之中。
她隻有這一個兒子,現在為了小姑子要迎娶庶女為妻,元氏心裏已經是說不出的委屈,如今還讓他兒子以身犯險。元氏頓時忍不住開口:“若是韋皇後洞悉,對鬆哥兒不利又如何是好?”
華老夫人聽著元氏這麼說,不由深深的看了元氏一眼:“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放心好了,隻要老爺還在韋皇後便不會對鬆哥兒有任何不利的。要知道老爺可並非是陳唐皇室的純臣,他的學子遍布朝野,韋皇後若是不想遭世人詬罵,留下把柄在旁人手中,便不會去動鬆哥兒和賢哥兒。”
說著華老夫人意味深長的看著元氏:“你莫要覺得我偏心,我這並非是在幫蓁兒,若是蘇家真的出事,唇亡齒寒。韋皇後能把蘇家覆滅,說明這陳唐江山基本上都掌控在她的手上,試問得到江山,她韋皇後若是想篡位第一個要做的是什麼?”
“同武太後一樣,鏟除陳唐皇室,和所有支持陳唐皇室的人。”元氏老實的回答著。
“老爺曾是先皇的顧命大臣,勢必會被眾人推出,到時候即便老爺不想趟這趟渾水也由不得他。沒有了蘇家在前,華家勢必就會與韋皇後正麵對上,到時候華家的遭遇不會比蘇家好到哪裏去。不過是一個早一點一個晚一點罷了。”華老夫人說著歎了口氣,接著道:“老爺一身賢名,如今為了守護華家上下平安,連名聲清譽都不要了,情願被世人唾罵他貪身怕死攀附權貴,為的不就是這一室安寧。如今老爺再外想著要如何應付這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和韋皇後那邊,我們後宅再不團結讓那些宵小之輩鑽了空子,可不是讓老爺的心思白費了。”
元氏聽著華老夫人的話,頓時紅了臉。她想的隻有華文鬆的安危,卻並沒想到這麼多,聞言不由愧疚的說道:“娘,兒媳知道錯了。”
聞言華老夫人卻是讓元氏上前,拉著她的手說道:“你又有什麼錯,你不過是個孩子的母親,心裏記掛著孩子的安危又有什麼錯。錯就錯在鬆哥兒是華家的長子,從生下來他就注定肩負著守護華家的命,可憐了這個孩子。”
外人卻是不知道華老夫人和元氏的話,隻瞧見華氏從華家出來的時候,走路都有些踉蹌。
自打華氏從華家離開之後,就再也沒回過華家,而華家這邊卻是熱熱鬧鬧的開始籌辦大少爺華文鬆和韋家大小姐韋玉兒的親事。基本上整個長安隻要跟華家有些交情熟識的人都下了帖子,可是偏偏的沒給蘇家下帖子。
而且朝堂上蘇岩硯父子不知道是受後宅的影響還是當真時運不濟,蘇廣濤負責的吏部出現了小吏受賄之事遭到禦史彈劾。而且往日許多同蘇家交好的,都避開蘇家,蘇家一時間在朝堂上竟是被孤立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韋皇後還向中宗提出讓華乾還朝,出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就是要華乾頂了蘇廣濤的職位還要出任宰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