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創業板投資者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2 / 2)

投資者投資創業板的注意事項有什麼

創業板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市場,上市公司的特點和市場規則安排等都與主板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同時市場風險相對來說也要高一些,投資者在入市前不僅需要盡量了解創業板市場的各種風險,還要特別注意以下的注意事項:

1.為了提醒投資者從風險承受能力等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審慎參與創業板市場股票投資,投資者入市前必須認真閱讀並簽署《創業板市場股票投資風險揭示書》。

2.監管機構要求券商,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綜合評估,以強化客戶管理和服務工作。對此,投資者應積極配合券商的管理,並同時要求證券公司詳細講解創業板的知識、交易規則和特殊風險等。

3.投資者應注意從多種渠道去認識、了解、熟悉創業板的各種相關規則和知識。目前監管部門正積極構建層次豐富、形式多樣、覆蓋麵廣的投資者教育體係,力爭做到“把風險講夠,把規則講透”。

4.一般投資者需要特別注意的內容有:(1)要懂得見好就收,縱然創業板是一個高收益的市場,也伴隨著高風險,高投機,所以一般投資者絕不能貪,能賺則賺,不能賺就及時離場。(2)在創業板設立的初期,上市公司的數量還很少,規模也很小。難免出現“炒新”的現象,眾所周知,炒新蘊藏著極大的風險,隨著創業板即將推出,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應避免盲目炒作跟風弄巧成拙成“炒泥巴”。(3)牢記“衝動是魔鬼”,創業板上市初期難免出現暫的過度“高亢”,IPO上市後PE值高達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創業板企業預計都可能見到,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的頭腦,別讓“暴富夢想”變成“包袱噩夢”。

投資者準入製度是“保護”還是“限製”

有很多投資者麵對高風險的市場,對“投資者準入製度”出現了不同理解,很多投資者的疑問是:“創業板為什麼要建立投資者準入製度?我們普通股民可以買賣創業板股票嗎?如果不可以的話,創業板成長的成果隻能由資金充裕者具有,這對普通中小投資者而言就是顯示公平了吧?”

其實投資者準入製度,正是出於保護中小散戶的利益為目的。創業板的風險和收益的特征與主板情況不是同的。創業板的發行上市條件相對低於主板,相應的,它的風險就大。所以對於以中小散戶為主體的投資者結構的市場,必須要設立一定的門檻,並要求投資者有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承受能力。

創業板IPO管理辦法中規定,創業板市場應當建立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投資者準入製度,充分向投資者提示投資風險。這是伴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的逐步完善,建立起以適當性為內容的投資者保護製度,使製度發展與投資者的風險認識和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迫切要求。

因為創業板的風險和收益的特征不同於主板市場,投資者準入製度的設計、要求,都要按照創業板的特點來決定。與主板相比,創業板企業普遍規模小、業績波動幅度大,投資風險相對較高,如果投資者不了解創業板風險,並且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而盲目參與,很可能會使投資者遭受到不必要的損失甚至引發種種社會問題。因此,投資者準入製度不僅是出於保護投資者的目的,同時也是為籽促進創業板市場的規範發展。

小看板:

即將投資創業板的投資者的兩條忠告

下麵是對即將投資創業板的投資者的兩條忠告:

1.要對目標企業所在行業做深入跟蹤研究。比如對即將成為創業板寵兒的IT、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企業來說,投資者可以選定一個與自己工作相關或感興趣的長期跟蹤。

2.要適度分散風險。比如新能源行業裏有光伏發電、光熱利用、生物燃料等不同領域,適度分散投資有備無患。